味全去年EPS估7年低;今年回歸本業盼復甦
MoneyDJ新聞 2015-02-02 09:40:08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食品飲料大廠味全(1201)近兩年接連歷經數起食安事件後,2014年營收降至266.14億元、年減9.66%,全年每股盈餘估1元內,可能是近7-9年波段低點。公司已決定簡化事業結構、出售屬資產開發事業的頂率股權、回歸食品飲料本業經營。若股權標售順利,推估貢獻EPS 1-2元。至於本業復甦則尚待品牌形象重建。
味全為頂新集團旗下乳品及冷飲、加工食品大廠,原本主攻台灣內銷市場,近年來逐步朝兩岸三地擴大布局,目前事業版圖橫跨台灣及中國、香港等地區,生產基地位於台灣台中、斗六、高雄、龍潭,以及中國杭州、昆山、上海、東莞,另河北新廠預計2015年第一季投產。主要產品包括乳品、果汁飲料、醬品/調味料、方便食品、方便麵、鮮食麵包、奶粉、休閒食品、保健食品等等。
受益於產品組合及營運架構調整,味全的年度營收表現自2002年來連續10年以上保持成長走勢。但近兩年接連受到食品安全事件衝擊,繼2013年第四季捲入食用油混油案、導致味全結束食用油業務,2014年又深陷廢油/地溝油/餿水油風暴,導致品牌形象受挫、本業表現走弱。經過調整,公司產品項目已由早期的1000多項、縮減為700多項,包括油品、肉鬆/肉醬、方便麵等產品均已退出,至於乳品、冰品、飲料、方便食品仍為主力產品。
為使公司營運重返正常軌道,味全去年進行董事會改組及事業結構調整。在董事會方面,味全前董事長魏應充已於2014年10/9請辭,新任董事長改由均衡法律事務所所長李鳳翱擔任,包括康發、康清、康勝、康師傅控股等頂新集團董監代表亦分別改由陳清河(世新大學教授兼副校長)、李鳳翱(均衡法律事務所所長)、鄭慧文(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教授)、沈中元(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陳永清(普華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擔任。
事業結構方面,味全決定淡出/退出不動產開發,回歸食品乳飲本業經營。主要將公開標售轉投資頂率開發全部股權(100%持有三重新燕舊廠1萬多坪土地)及三重中興段1300坪土地,雖然兩筆土地原本標售底價合計為70億元、規劃在2014年12/23公開標售、結果流標,迄今尚無進度,不過,公司內部對於退出不動產開發並回歸專注食品本業的目標並無改變。
一般估計,若味全轉投資頂率開發股權最終能夠順利售出,以味全持股51%計算,應可分得35億元以上處分利益,扣除成本,每股盈餘貢獻估達1-2元。至於本業復甦情況則尚待時間重建品牌形象。
味全2014年受到油安風暴衝擊、產品銷售急凍,不僅第三季因提列油安事件相關成本費用及損失,造成單季出現多年來首度虧損,第四季營收更萎縮至47億餘元、創下多年來新低,推測單季損平或小虧。2014年營收約266.14億元、年減9.66%,全年每股盈餘估1元內,可能是近7-9年波段低點。
展望2015年,隨著消費信心逐漸平復,預期2015年營收有機會逐步走出2014年第四季谷底,但今年營收能否恢復成長、難度仍高,此將影響本業損益表現。獲利方面,若頂率股權順利售出,則應有助於業外收益認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