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4-06-26 10:51:47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美律實業(2439)的頭戴式耳機客戶5~7月份有新舊機種交替空窗期,預估6月與7月營收皆低於今年高峰11億元的水準;客戶舊機種持續降低庫存,新款頭戴耳機預計等到8月出貨量才會顯著回升,再配合通路商手機背匣式行動電源等到第三季季底才出貨,預料營收動能約到9月才可望再突破今年度高峰水準;法人亦評估,8月營收能否就重回10億元關卡還有待觀察。
美律從手機標準配備的有線免持聽筒(handsfree)、單體與揚聲器(Speaker)做起,在累積藍牙、線材、MEMS(微機電)與音箱等共鳴聲學技術之後,近年也投入頭戴式耳機、高功率揚聲器、揚聲器模組,以及能夠傳導聲音的背匣式行動電源等新產品。
美律的大陸與日本電聲競爭廠商,一向是手機品牌大廠的電聲元件供應鏈;美律營收規模跟這些大陸廠歌爾聲學(002241.SZ)、AAC(瑞聲科技;2018.HK),還有日本的星電(Hosiden)、松下(Panasonic)的電聲產品營收有一段差距。美律在2008~2011年策略就是搶同業的電聲配件占有率;不過,手機原廠免持聽筒、藍牙耳機利潤微薄,近三年美律轉向改為爭取高階耳機代工商機,並成功激勵2013~2014年的營收成長。
美律的頭戴式耳機客戶正在執行新、舊機種交替;除了跟iPhone系列手機上市有關,也是有意降低有線產品比重,轉換到無線藍牙耳機的世代交替。這些耳機品牌廠,想趁著iPhone 6上市的換機潮,同步推出許多新款無線藍牙耳機來促使消費者購買新款耳機。
若iPhone 6全球上市時間約在9月份,則美律新款耳機出貨時間點應該落在8月份。所以,6~7月份美律的營收動能尚不強。
就同業競爭而言,美律對手不僅來自海外,國內週邊廠致伸(4915)在去年併購音響廠Tymphany後、也開始爭取國際品牌頭戴耳機訂單;美律實業認為,整體高單價耳機需求仍在成長中,台灣製造代工廠業績都有成長空間。據悉,Beats與BOSE會分別下單台灣的耳機代工廠,不會獨厚一家;惟個別耳機銷售情況,仍會影響個別代工廠的業績。
美律第三季營收主要動力,來自藍牙傳輸的頭戴式耳機,新機型預計有3款,待7~8月陸續拉貨。同時,等到8月才開始出貨揚聲器新訂單;約9月份再接通路商背匣式行動電源訂單,該電池訂單為1款。
在尚未確定美律是否接到高階智慧手機內建的揚聲器前,法人預估,頭戴式耳機占美律的營收比重仍居40%~50%;頭戴式耳機5~7月份新舊機種交替期,將影響到接下來兩個月的營收表現。
目前概估美律6月營收略高於5月份的8.74億元,整體第二季營收季增率,由原本季增15~20%下修至7.7~8.7%。而7月份若出貨順利,則單月營收約8.5~9.5億元之間,7月業績視實際拉貨而定。接下來8月份營收是否重回10億元關卡,目前受限於產業能見度還不高,尚無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