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6-12-14 10:46:00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谷歌自駕車計畫執行長(CEO)John Krafcik 13日宣布,在歷經將近8年的練兵之後,自駕車將獨立成為Alphabet旗下事業體、公司名稱叫做「Waymo」。他說,作為一個自駕技術公司,Waymo的使命就是讓人與物品能夠輕鬆、安全地移動。
Krafcik指出,Waymo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人們可以利用自駕車通勤上班。他提到,谷歌在2015年10月20日完成全球首見全自動駕駛旅程,這意味著谷歌自駕車現在可以處理最艱難的駕駛任務。
谷歌自駕技術部門主管Dmitri Dolgov 10月6日指出,谷歌自駕車在公共道路的測試里程數已超過200萬英里、相當於擁有300年的人類開車經驗。他提到,谷歌自駕車第100萬英里花了6年時間、第2個百萬英里僅花了16個月。
華爾街日報報導,Waymo是Alphabet第12個事業體,此前獨立的單位包括谷歌(Google)、Access、Calico、CapitalG、DeepMind、GV、Jigsaw、Nest、Sidewalk Labs、Verily、X。Krafcik將擔任Waymo執行長。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Waymo自駕車測試里程數已超過200萬英里,矽谷山景城、奧斯丁以及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逾1萬人參與過相關測試計畫。
蘋果(Apple Inc.)日前首度坦承公開坦承正在進行自駕車開發計畫。蘋果品管部主任Steve Kenner於11月22日寫給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信件內容中提到,蘋果透過機器學習讓產品、服務變得更為聰明、更直覺且更為個人化。他指出,蘋果砸大錢開發機器學習與自動化,公司對自動化系統在運輸業等領域的潛力感到雀躍。
谷歌自駕車計畫、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N.V.;FCA)5月宣布,全新的2017年Chrysler Pacifica Hybrid油電複合迷你廂式車將整合谷歌(Google)的自駕車技術。這是谷歌首度直接與車廠合作、在轎車上安裝其感應器與軟體。
谷歌自駕車計畫團隊5月25日透過《Google+》宣布,已於美國密西根州諾維(Novi)成立自駕車技術開發中心。
PwC 10月24日指出,Alphabet 2016年研發支出高達123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四。
加州車輛管理局(DMV)官網顯示,截至2016年12月8日為止獲准在加州測試自駕車的廠商名單如下:美國福斯集團、Mercedes Benz、谷歌(Google)、Delphi Automotive、特斯拉、Bosch、日產(Nissan)、GM Cruise LLC、BMW、本田(Honda)、福特(Ford)、Zoox, Inc.、Drive.ai, Inc.、Faraday & Future Inc.、美國百度(Baidu USA LLC)、Wheego Electric Cars Inc.、Valeo North America, Inc.、NextEV USA, Inc.、Telenav, Inc.、NVIDIA Corporation。
Robo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ETF(ROBO.us)今年迄今(截至12月13日為止)漲幅達20.37%、遠優於那斯達克指數的9.11%漲幅。NVIDIA為ROBO ETF持股之一。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