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10-15 10:54:43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利基學名藥廠強生(4747)日前通過上櫃審議,市場推估,12月可望轉上櫃。該公司目前產品聚焦在有進入門檻的學名藥,其中在中樞神經、甲狀腺激素類部分產品,在國內市占率都有三成的主導地位;未來該公司除持續利用控釋、微膠囊化等技術平台,開發利基型學名藥產品外,為國內藥廠代工的訂單也將自第四季開始擴大出貨,明年營收占比有機會拉高至5-10%。
強生成立於民國55年,是國內老牌藥廠之一,目前產品主要集中在具競爭門檻的加值型學名藥,超過九成營收來自健保用藥,且多數屬固體錠劑;如果以藥品適應症區分,來自抗焦慮、失眠等中樞神經用藥的營收占比最高,去年比重超過三成,其他來自甲狀腺激素、胃腸用藥、呼吸道用藥的營收占比也超過一成,現擁有藥證超過200張。
強生指出,該公司的學名藥開發主要集中在原廠退出或具備競爭門檻的產品,其中,在中樞神經、甲狀腺激素等領域,各有4個及2個以上的產品在國內市占率有三至五成,整體產品線也有超過10個產品在國內市占率居一定主導地位。
在既有的學名藥穩定銷售基礎上,強生也利用其技術平台優勢,持續開發利基型學名藥,其中較特別的技術平台包括控釋技術平台,主要是利用特殊高分子聚合物僅在高PH值環境溶解的特性,開發出具標靶釋放的產品,現在結腸控制領域,已取得藥證,並在各大醫療院所進藥階段。
其他技術平台還包括利用微膠囊化等技術,將國內認定為保健食品,但在國外屬藥品的品項,開發成國內藥品等級等;或在慢性病領域,將傳統口服錠劑改為方便吸收的口溶錠或口崩錠。
強生表示,在加值型學名藥開發方面,在中樞神經、心臟科、泌尿科等類別,都有產品開發中,明年預計新取得3-4張新藥證,但時間集中在6-12月;而除新藥證外,另一動能來自新增國內大廠錠劑代工產品,在PIC/s GMP規範下,該廠委外訂單自第四季開始挹注營收,明年營收占比有機會拉高至5-10%。
強生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2,926.1萬元,年增31.8%,成長主要來自加值型學名藥在國內市占率提升,以該期股本計算,每股稅後盈餘1.44元。該公司日前也通過上櫃審議,年底前轉上櫃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