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2-05-31 19:18:58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油電雙漲,民生物資也蠢蠢欲動,小老百姓心裡苦不堪言,尤其是領固定薪水的上班族,只能眼睜睜看著荷包越來越薄,卻又無計可施。根據主計處統計,今(101)年第一季實值平均薪資(經常性薪資加年終、特別獎金),較去(100)年同期負成長了2.61%,是史上第3大減幅,僅次於2002年網路泡沫以及2009的年金融海嘯時期。
許多人心中不免疑問,為什麼國內生產毛額(GDP)逐年成長,而薪資卻跟不上?而面對物價高漲、薪水「凍漲」的窘境,上班族又該如何殺出「重圍」?現在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實值薪資 回到14年前水平】
何謂實質薪資?指的是薪水扣除掉通貨膨脹後,上班族實際的薪資所得。據主計處統計,今年1到3月平均薪資為55,667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6%,為歷年同期第4大衰退幅度,在扣除物價漲幅後,實質平均薪資只剩下51,827元,減幅高達2.61%,創史上大第3大減幅紀錄。
另一方面,經常性薪資(本薪及按月幾付之固定津貼,不含年終、特別獎金)為37,160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87%,扣除掉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34,596元,雖然比去年同期略增0.58%,但也退回14年前的收入水準。
若以單月來看,3月經常性薪資為37,360元,較上月增加0.83%、比去年同期增加2.04%。至於平均薪資減少的原因,據瞭解,主要是因為部份公司會選在2月份發放「bonus」,而去年下半年受到歐洲債務危機衝擊、全球景氣陷入低迷,使得年初廠商縮減年終及績效獎金所致。
實質薪資「倒退嚕」,最先衝擊到的是消費者信心,甚至影響了民間消費動能。據中央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CCI),5月份為77.61點,較4月下降1.31點,不僅連續2個月下滑,且6項指標中,只有就業信心上升。其中,「投資股票時機」成為此次降幅度最大的指標,顯示民眾對股票市場最缺乏信心。
【主計處微降全年CPI至1.84%】
又到驪歌輕唱、鳳凰花開的季節,對於社會新鮮人而言,實質薪資負成長帶來的影響甚劇,目前畢業生起薪已經不高了,如果獨自在外打拼,再加上碰到物價飆漲,花在食衣住行等生活開銷必會增加,單靠每月「22K~30K」的薪水,實在是難以負荷。
據統計,今年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3月上漲0.94%,年增率為1.44%,其中以蔬菜漲了15%、燃氣漲9.7%,油料費則因原油價格高企,也漲了6.32%,雖水果、通訊費、3C產品價格下滑抵銷漲幅,讓年增率呈溫和成長,但單就幾項與民生相關的類別來看,漲幅同樣使人吃不消。
而在全年CPI預期方面,由於主計處3月預估值是以電價一次性調漲計算,所以上修至1.94%;但改為分段調漲後,推估影響0.16個百分點,因此全年增幅降到1.84%。不過,如果台灣今年名目薪資增加率沒有超過通膨率,台灣人恐會面臨實值薪資低度甚至負成長的情況。
究竟台灣人民有多苦?2011年台灣人的痛苦指數(失業率加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達5.54%,雖然沒有2008年金融海嘯時那麼「痛」,但也不算低。再來看一個數字,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低收入戶戶數從2000年的66,467戶逐年攀升,成長至去年的128,237戶,創近10年新高。
實質薪資負成長,上班族感受超級深刻,因薪水凍漲,但油電齊漲、帶動物價飆升,錢根本不夠花。大人生活有夠苦,那孩子呢?兒福聯盟調查發現,弱勢家庭受物價上漲影響程度是一般家庭的3.5倍多,家人還時常為了金錢問題而爭吵,政府應瞭解小老百姓心裡的感受,好好重視這個問題,別讓人民活在通膨怪獸的陰影之下。
表:近10年痛苦指數:
2003 |
4.99 |
-0.28 |
4.71 |
2004 |
4.44 |
1.62 |
6.06 |
2005 |
4.13 |
2.30 |
6.43 |
2006 |
3.91 |
0.6 |
4.51 |
2007 |
3.91 |
1.80 |
5.71 |
2008 |
4.14 |
3.53 |
7.67 |
2009 |
5.85 |
-0.87 |
4.98 |
2010 |
5.21 |
0.96 |
6.17 |
2011 |
4.39% |
1.42 |
5.81 |
2012/4月 |
4.10 |
1.44 |
5.54 |
資料來源:主計處,王怡茹整理製表。
【薪資凍漲時代 如何開源節流?】
在物價蠢蠢欲動下,不少人大嘆「加薪無感」,甚至有人薪水已多年「凍漲」。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7成1廠商上半年「完全沒有調薪計畫」,除了因「公司無全面調薪制度」,更感嘆「景氣未明/不敢大幅調薪」及「目前業務仍緊縮」,對薪資調整態度趨向保守;甚至有高達5成4受訪者已3年未調薪,再加上物價齊漲的通膨壓力,小市民的經濟壓力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此趨勢之下,如何開源創造財富、節流縮減開支已成為重要課題。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建議,上班族除了精準控管自己的開銷,減少「想要但不需要」的花費,當個精省的「小資族」。最重要的還是要把錢「花在刀口上」,大方投資自己,為自己培養不可或缺的才能與價值,讓自己的身價與職位跟著三級跳。
何啟聖也提醒,在兼差之前,務必先了解自家公司規定,以不影響正職工作為前提低調以對,以免「得了小差、丟了大差」。另外,應以「專長相符」的職務為主,除可有效提高投資報酬率,更能讓自己從兼差中累積經驗、作品與人脈,轉化為珍貴的職涯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