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12-16 10:05:21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高雄建商聯上集團旗下聯上發(2537),去(2012)年底在桃園青埔高鐵站區推出「聯上世界」,一戰成名,由於產品215戶、4.5小時快速完銷,吸引周邊地主歡迎合建,不僅讓聯上發在青埔的可開發案量持續增加,也對桃園房市更具信心。聯上發總經理李志明(見附圖)接受專訪時強調,不管景氣榮枯,建商就是賺加工財,用心想成為「區域的第一品牌」。而以集團過去在高雄開發重劃區的經驗來評估青埔,該區至少還有十幾年可以開發,聯上看好、也會繼續深耕青埔。以下為記者專訪記要:
記者問(以下簡稱問):聯上是一個高雄建商,北上發展後為什麼會選擇進入桃園推案?
李志明答(以下簡稱答):聯上發從高雄出發,並在台北和高雄都有推案,但台中則一直沒有進去,主因評估戰線拉太遠,且當地很競爭。而後來考量進去桃園是考量,一是有升格題材,這一定有話題,從地方政府的位階到中央;再來就是生活機能、交通和產業發展會漸漸到位。
很人喜歡問淡海新市鎮和青埔,同樣是近台北的重劃區,應該如何選擇?這答案見仁見智,也許有人一定要住雙北市,就會選淡海,但青埔有機能和交通,升格後雙北迷思就不再了,尤其桃園規劃了航空城,城市空間再造;再者是交通到位,台北逐捷運而居的效應會延伸到桃園;因此長期來看桃園,確實有其發展利基。
舉我自己為例,我去淡海和青埔看地的經驗,一趟去了淡海,一整天就無法做其他的規劃,因為不論捷運或開車,車程都很遠;但如果我是去桃園青埔,從台北或板橋坐高鐵去青埔,十幾、二十分鐘抵達,在當地開完會,還可以再進辦公室,其實青埔交通很方便;這也是我們後來決定進去桃園,進去青埔。
問:進入桃園後為什麼決定深耕青埔?
答:深耕青埔,則是集團進去青埔後,發現這裏重劃區的結構很好,幾乎可以說是全台最好。
聯上集團在高雄有很多的重劃經驗,包括凹子底、農十六、美術館區,這些重劃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回頭看趨勢都是一路向上的。其實高雄美術館區在發展起步時,看得懂人說,像顆寶石,但同時也有人說很荒涼,比較敏銳的消費者就因此提前卡位。
同樣的經驗來看青埔,全台從台北到高雄,你找不到任何一個重劃區有青埔這麼好的條件,光1個重劃區內有3個捷運站。你想想,新莊只有1個半、林口發展的重劃區其實沒有捷運站,要到捷運站還得開車,不如直接開到台北;高雄的凹子底、農十六、美術館區就通通沒有運站。但青埔,卻一口氣有3個捷運站,A17、A18、A19,還有高鐵,再加上五楊高架道路,半小時就可以抵達台北,這真是一個得天獨厚的重劃區。
開發部份來講,後面青埔還有國泰、冠德在當地都有大型購物中心的計劃,這裏以過去高雄重劃區經驗來看,建商至少還可以在這裏作十幾年。
問:聯上發在青埔的第一筆推案就一戰成名,現在地主參與合建意願高,說說公司在此區開發的心態和看法?
答:聯上發在青埔第一筆推案「聯上世界」是2012年3月買地、6月掛號申請建築執照。由於當初開案時該案是青埔當時推出離高鐵站最近的一筆個案,因此已引起很多買方興趣,不過,公司因第一次到青埔推案,並不知建照申請時程,代銷業者進場準備,沒想到遲遲無法正式公告,在外界不耐久候下,決定先開放預約登記,因為買方實在等太久,以致一開放預購就出現漏夜排隊搶訂現象,215戶在短短4.5小時結案,這雖然給公司很大的信心,但造成市場過熱的觀感,實非公司樂見。
我想強調,對聯上集團而言,建商就是賺加工財,多少錢的土地、建造成本,加入合理的利潤後就是定價。而公司當初到青埔,就定位自己一定要做「當地第一品牌」,產品銷售、規劃、設計都是以「成屋」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是消費者雖然買的是預售屋,但銷售人員在介紹時,一定會用讓民眾確實了解新成屋狀況,這樣公司在規劃、設計產品時,自然而然會從「成屋、居住」的角度去想,也會比較貼近民眾所想要真正居住的房子,我想這也是「聯上世界」銷售創佳績的原因。
而「聯上世界」的銷售價格比預期好一些,公司因此決定將產品升級,像廚櫃、衛浴設備,都加碼升級為進口品牌、材質更佳的產品,將利潤回饋給住戶。
未來聯上在青埔還是希望以「第一品牌」自居,還會繼續開發、深耕當地,目前公司在當地已有多筆合建案,並在青埔周邊大園地區已買下2萬坪的土地,最快明年第1季就會推出7期中的第1期。
問:如何看待接下來桃園的房市、房價走勢?
答:其實桃園升格、交通到位、生活機能提升,桃園接下來應該還是可以樂觀看待的區域,只是就目前來看青埔,因為短期漲太快了,接下來盤整一段時間應該是難免的。其實重劃區急漲後盤整,是必然的過程,像是新莊的頭前重劃區和副都心,也是急漲後房價一段時間停滯,但你現在再看,頭前重劃區4字頭是常態,也沒有再回頭,新莊副都心的價格更是高。
再來說高雄美術館好了,過去十幾年前第一排房價11、12萬元,第二排10萬元,後來漲到第一排15、16萬、第二排12萬元,現在呢?第一排30幾萬元,第二排20幾萬元,這幾年都沒有下來,還是一路墊高。
至於青埔,在未來發展仍是往正向多展下,房價應該是不可能再回跌,除非整體房市大環境都差,大家一起往下。
大家要想想,房價上漲,其實是錢變薄了,你從民生消費水準來看,確實是這樣,為什麼房價讓大家這麼痛苦,其實是因為大家的薪資結構沒有上去,這是經濟上還需要努力的地方。
整體我來看青埔,房價漲到這裏,秒殺的狀況應不復見,建商真的就是好好把房子規劃好,不管景氣怎麼變,注重安全、品牌、服務和口碑,讓房子可以持續銷售,穩穩的加工財。
我還是認為這裏可以讓建商開發十幾年,我甚至敢預言,5年、10年你再來看青埔,這裏會比中正藝文特區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