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疑慮淡化,統一今年營收/獲利拚成長
MoneyDJ新聞 2015-02-11 09:30:39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食品大廠統一企業(1216)去年營收僅小增1%、每股盈餘可能創近3年新低,主要係受到食安風暴影響。隨著食安疑慮淡化、公司持續調整優化產品組合,加上統一在台灣鮮乳市場佔有率提升、較低的上游原料成本亦有助於毛利率持穩、預期今年營收成長幅度有機會恢復5%水準、獲利挑戰年增兩位數。
統一企業集團目前主要投資架構包括食品飲料、包裝容器、貿易、流通與零售、其他等四大事業體系。食品飲料包括統一中國控股、統一東南亞控股(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沙拉油大廠大統益(1232)、維力食品、光泉牧場,包裝容器以統一實業(9907)為主,貿易事業包括德記(5902)及南聯國際貿易,流通零售包括統一超商(2912)、星巴克(台灣、上海)、台灣家福、統一速達,其他事業則有太子建設(2511)、統一國際開發、台灣神隆(1789)、統一證券(2855)。
其中,統一中控是中國即飲茶、方便麵、稀釋果汁大廠,預估到2015年底中國大陸生產基地將達50個。為了改善獲利能力,公司經過產品組合及事業結構重整、刪切利潤較低的大宗食材業務及產品線,聚焦核心事業並處分非核心投資、擴展美容健身新事業,統一合併毛利率從2011年28.43%,逐步提升到2012年29.8%、2013年30.9%、2014年前三季達31.7%。
不過,受到接連幾波食安風暴影響,統一旗下包括方便麵、冰淇淋、布丁、麵包、關東煮等商品相繼涉入,近兩年營收走勢明顯趨緩,繼2013年營收衰退近1%,2014年營收自結合併營收約4248億元、年增僅1%,推估去年獲利近130億元、雖較前年(127億元)小增,但因股本膨脹,每股盈餘估降至2.3-2.4元、不如2013年,並且是近3年新低。
隨著食安疑慮淡化、公司持續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加上食安風暴過後、味全市佔流失造成統一在台灣鮮乳市場份額提升,而較低的上游原料成本又有助於食品業者毛利率改善,市場預期,統一今年營收有機會挑戰4500億元以上水準、年增幅度拚5%,以毛利率及轉投資收益持穩推估,2015年獲利可望成長兩位數幅度、挑戰140-150億元,以股本546億元估算、EPS上看2.5-2.8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