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2-03-28 15:45:50 記者 鄧寧 報導
紡織業景氣在2011年呈現大起大落,第一季時受惠於棉花、EG、PTA、CPL等原物料價格高漲,整體產業鏈也出現十年難得一見的榮景,但隨著景氣反轉,多數廠家營運、獲利皆逐季走低,位處上游的加工絲族群與中游的布廠,到了去年第四季,因需認列庫存跌價損失,多數甚至出現單季虧損,侵蝕到全年獲利。
展望今年上半年,紡織業者異口同聲,皆表示需保守看待,年初的回補庫存僅是一波短線行情,實際上Q1營運並不明朗,訂單能見度也相當低,在補庫存需求過後便轉為急單與短單;Q2雖然是紡織業傳統旺季,但在下游囤積庫存意願不高下,拉貨力道估將偏弱,今年有可能會旺季不旺。
就目前已公布財報的紡織廠商,在台灣、中國兩岸擁有垂直一貫化生產的化纖龍頭大廠遠東新(1402),其去年Q4稅後淨利僅有8.16億元,是2008年Q4虧損以來的單季新低,單季EPS 0.16元;去年全年營收雖創下歷史新高為615.56億元,但稅後淨利卻衰退13.7%,為110.87億元,EPS 2.26元。
加工絲族群部分,專業假撚廠聯發(1459)、宏益(1452),同時生產尼龍粒與聚酯加工絲的集盛(1455),在去年Q4皆陷入單季虧損,侵蝕到全年獲利,且去年獲利多較前年衰退。
聯發去年Q4稅後虧損3100萬元,單季EPS為-0.1元。去年合併營收44.32億元、年減6%;稅後淨利2.85億元、年減55%,全年EPS0.9元,表現不如2010年的2.14元。
宏益去年Q4稅後虧損400萬元,EPS為-0.03元。去年營收22.86億元、年增6.2%;稅後淨利8877萬元、年減62%,全年EPS 0.67元,亦不如2010年的1.83元。
集盛去年Q4稅後虧損6.18億元,EPS為-1.19元,除加工絲外,尼龍粒出貨不如預期、高價庫存增多也是主要原因。全年營收189.67億元、年增9.7%;稅後淨利1.33億元、年減85%,全年EPS 0.26元,遠低於2010年的1.91元。
相較之下,經營機能性紡織布與運動品牌客戶的東隆興(4401)與儒鴻(1476),受惠於產品具高附加價值,且品牌廠下單穩定,一旦選定供應廠商,往往便是敲下半年或一年的長單,東隆興與儒鴻去年獲利雙雙創下新高,與衰退的同業相比格外亮眼。
東隆興去年營收39.25億元,較前年略增2.2%;稅後淨利4.24億元,年成長9%,已連續兩年創下獲利新高,EPS 3.53元。
儒鴻去年營收也順利突破百億達107.83億元,年增27.6%;稅後淨利11.82億元,較前年大幅成長55%,創下歷史新高,EPS 5.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