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財經】鴻寶資源: 境內進口煤持續攀升 鴻寶資源能維持可持續性發展有賴於全產業鏈運營,成本低以及較環保的運輸模式
境內進口煤持續攀升 鴻寶資源能維持可持續性發展有賴於全產業鏈運營
成本低以及較環保的運輸模式
進入5 月,煤炭板塊走勢較強。境內5 月煤炭開採指數上漲 2.48%,分別強於上證綜指1.85 個百分點和滬深 300 指數 2.58 個百分點。
就煤炭產量而言,受國內宏觀經濟影響,境內煤炭產量持續下降。2014 年1-4月期間,內地原煤產量為 11.79 億噸,同比下降 1%,其中 4 月產量為 3.01 億噸,同比下降1.3%,環比下降 1.31%;前 4 月,“三西”地區,即山西、陝西和內蒙三地,共生產原煤 7.26 億噸,同比下降 1.8%,其中 4月“三西”地區產量為 1.91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1.7%,環比下降 6.3%。
與之相比,煤炭進口量依然處於攀升態勢,進口量持續高企。從2014年1月至4月期間,內地進口煤炭高達 11,100 億噸,同比增長 2.3%,其中 4 月進口煤炭達 2,710 萬噸,同比下降 3.3%,環比增長 7.2%。
內地成世界最大煤炭進口國 2013 年進口煤高達3.3 億噸
事實上,這狀況已經持續多年。據中國海關公佈的資料, 2013 年內地全年煤炭進口共3.3 億噸,同比上漲13.4%。境內自2009 年由煤炭淨出口國轉變成為煤炭淨進口國,煤炭進口量從當年的1.26 億噸一路攀升至2012 年的2.89 億噸,三年間暴增了129%。
據資料顯示,境內進口煤的65%是供給沿海發電廠。2012 年,在華東和東南沿海地區,進口煤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在25%左右,2013 年首季度達到32%。由於進口煤市場准入門檻低、出售價格低於國內煤炭等有利因素,對國內煤炭市場形成巨大衝擊。
中國海關總署資料顯示,繼2011 年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煤炭進口國後,2012 年中國以2.9 億噸的煤炭(含褐煤)進口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一。2013 年3.3 億噸的煤炭進口量再次刷新境內新高。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市場觀察員坦言,因進口煤的終端成本低於國內煤炭成本,即使有17%的增值稅,進口煤的價格仍然偏低,這主要是由於進口煤的稅費、運輸成本以及生產成本較低造成的。其中運輸費對於煤礦生意起了關鍵的作用。
進口煤主導境內煤炭市場 煤炭運輸成本顯優勢
這亦得到事實應證。據境內公開報導,1 噸熱值5500 大卡的動力煤從澳大利亞和山西大同分別運達廣州港,中間產生的物流費用也是兩者價格有差距的原因之一。
在新的物流體系下,目前大同南郊距離大秦鐵路5 公里的 5500 大卡動力煤坑口價約是410 元/噸,按照大秦鐵路改革之後的運輸模式鐵路裝卸、上門取貨,用80 噸的貨車運輸666 公里到達秦皇島東站,總費用是11580.2 元,平均每噸144.75 元,再加上港雜費23.5元/噸、港口建設費4元/噸,到秦皇島港的平倉價正好是582元/噸。
但秦皇島港只是國內煤炭運輸的中繼站。用五六萬噸級的貨輪將煤炭從此地運到廣州港運費約33.30元/噸。因此,1噸5500大卡的動力煤運輸總價是615.3元/噸左右。
相比之下,同樣熱值之進口煤則要便宜許多。“外煤進口港都在南方,而內煤運到秦皇島港價格已經比外煤高了,但還要再加一次海運費的成本,用船運到南方港,一來一去成本就高很多了。”一位國內煤炭貿易商說。
對此,業內人士透露,煤炭運輸費用占煤價的50%左右,不合理的收費如代理費、點裝費等又占去整個物流環節的一半左右,而且煤炭運輸過程中的尋租成本很高。“鐵路、當地政府、港口、協力廠商煤檢,甚至連給你裝車的、堆場裡開推土機的人都得小心照顧到。這一路上你會發現要兼顧的費用越來越多,利潤也越來越小。”
鴻寶資源全產業鏈運營 運輸成本低 致力於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理念
鴻寶資源有限公司 (「鴻寶資源」,股票代號:1131.HK) 擁有並經營位於印尼中加里曼丹省,面積達2,000公頃的PT Senamas Energindo Mineral (「SEM」) 煤礦。鴻寶資源是其中一間少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 上市的印尼煤炭生產商,生產自有品牌的SEM煤,性質屬於低硫次煙煤,原煤的總熱值(收到基) 為3,800 千卡/千克。
鴻寶資源擁有完善的運輸設備:從煤礦到港口都是公司自己的團隊,此不僅大大減低了運輸費用的成本,亦有利於實現其長期增長的目標。
鴻寶資源透過與其附屬公司的合作,鴻寶資源可提供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從礦場至碼頭各工序均涵蓋在內,當中包括煤炭採集、加工和物流服務。藉其完善的運輸設備,鴻寶資源從煤礦到港口全產業鏈運營,此不僅大大減低了運輸費用的成本,亦有利於實現其長期增長的目標。
今時財經 網址: http://www.todayi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