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5-05-06 09:57:47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PMOLED,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供應商智晶光電(5245)預計將於今(2015)年5月下旬(暫定5/25)掛牌上櫃。公司近年來聚焦利基型應用市場,提供少量多樣客製化產品,繼去年營收成長10%、每股盈餘達2.79元,目標2015年營收保持成長,毛利率亦仍有提升空間。
智晶成立於2005年,公司位於台灣苗栗竹南,董事長為王鴻鈞,總經理為陳建勳,實收資本額為3.57億元。最初係以代理銷售OLED產品為主,後來逐步跨入模組製造並整合PMOLED面板製程。
目前主要供應6吋以下中小尺寸PMOLED顯示模組產品、平均出貨尺寸約2.5吋,客戶以消費電子產品及工業設備製造廠或代理商為主,包括FITBIT、CISCO、SAGEMCOM等等,其中歐美客戶比重約50%-55%,東亞客戶比重約25%,中國比重約2成,單一客戶營收比重不超過10%,最大客戶為法國電信〈由公司提供機上盒顯示器〉。智晶預計將於5月下旬掛牌上櫃(暫定5/25),承銷價約38-45元,近日興櫃股價約55元附近。
早期公司PMOLED面板模組多應用於手機次螢幕及MP3,隨著技術提升,近來已擴展到穿戴式裝置、家電、醫療及通訊設備、工業儀器、電腦週邊與汽車/航太顯示器等等。2014年通訊/消費應用比重約55%-56%,工控應用比重約22%,穿戴式裝置比重約8%。預估2015年通訊產品成長力道可能較緩,比重估維持5成左右,但穿戴式比重會有比較明顯的成長、有機會達到10%-12%,工控比重亦將挑戰30%。另2015年還有新款醫療產品推出、應用於微型手術設備,從送樣到量產共花了近3年時間,預計第三季可望導入量產。
智晶旗下共有2條2.5代PMOLED生產線,原本規劃產能達1.4萬片/月,目前實際月投片量合計約7000-8000片(370*470mm),主要係產品實驗與產品組合改變所影響。公司2015年又設置1條新實驗線,用於新產品之研發及試產。預期良率提升、製程改善、實驗線導入後減少量產線的負擔,均有利於產能增加(2015年產能估可增15%-20%)。
智晶2014年資本支出約6000多萬元,2015年資本支出估約2億元,將以改進既有量產設備效率及開發新品應用為主。
根據公司規劃,包括穿透式顯示器、可撓式顯示器,以及OLED照明應用為長期產品技術開發方向。預估2015年穿透式顯示器的穿透度可達60%,2017年目標要達80%。可撓式顯示器今年曲徑可達40mm,目標2017年曲徑達到5mm。至於OLED照明短期內雖難與LED照明競爭(成本價格差異大),但規格亦將逐年提升。
隨著產品業務持續朝利基型市場發展(漸漸取代傳統STN市場),智晶近年來營運逐步好轉。展望2015年,公司認為,全年營收還有機會保持小幅成長,毛利率亦有提升空間。
智晶光電2013年營收約8.72億元,稅後淨利約2400萬元,每股盈餘0.67元。2014年營收成長至9.6億元,年增約10%,毛利率約26.11%、年增10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約9700萬元、年增3.2倍,稅後淨利約9700萬元,每股盈餘達2.79元、年增約3倍。
2015年第一季營收降至2.22億元、年減約9.06%,但初估首季毛利率還優於2014年平均值(推估略增1個百分點、達到27%水位),第一季可望保持獲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