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5-29 13:07:41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全球電動車市場加速發展,除指標的Tesla去年第四季轉盈外,昨日股價正式突破100美元,再創新高,兩岸也確定以杭州做為電動車合作的試點區。連接元件廠商這幾年也積極配合主力客戶佈局電動車,包括胡連(6279)、維熹(3501)、F-貿聯(3665)等,先前都已有實際出貨,業界也預期,隨電動車共同標準逐步明朗,加上經濟規模帶動終端售價走降,有機會比照電動機車的普及模式,挹注新的成長動能。
電動車一直是全球政府發展節能的重要目標,只是先前卡在基礎建設不夠普及、共同規格遲未能建立及終端售價不夠親民等,並未形成很明確的潮流。不過,在參與廠商間走過學習曲線,開始摸索可長久營運的經營模式後,已具有擴大商轉的條件,業界預期,電動車有可能因此加速普及。
指標廠商之一的Tesla,2004年初才成立,先前在電動車市場還未正式商轉前,還曾一度面臨現金捉襟見肘的困境,一般認為,2008年是該公司重要轉機,開始取得戴姆勒、豐田的訂單,並獲得戴姆勒的金援,爾後雖非一帆風順,但漸入軌道,二年前開始發展低價版的電動車Model S後,開始獲得消費者青睞,去年第四季一舉償還美國能源局借款,營運也首度轉虧為盈,Model s首季銷量甚至打敗賓士、BMW等,讓市場驚艷。
除了指標廠商走出可行的營運模式外,兩岸電動車也傳有具體合作的發展計畫,敲定以杭州做為共同試點區,提供公部門購買電動車、私人購買補貼的具體促進措施,台廠是由裕隆(2201)集團納智捷主導,外界也期許,以中國已正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國,假設兩岸可以往共同製訂電動車標準前進,有助於成為全球主要電動車的發展區域,台廠也將由裕隆集團領軍,帶旺供應鏈。
連接元件廠商這幾年積極轉型,車用市場本來就是鎖定的主要藍海之一,不少廠商都已經陸續打入納智捷的供應鏈,如胡連、正崴(2392)等,本來就是零件供應商之一,該等廠商也坦言,雖目前電動車營收佔比還不高,但此一定是未來節能發展的重要趨勢,假設可以有跨品牌、跨聯盟間的共同標準,加速基礎建設佈建及產品單價親民化,有機會跟著下游車廠一併受惠。
正崴集團旗下的維熹,先前則是參與經濟部技術處主導的台灣車輛研發聯盟,主要生產充電站用的充電線,目前產品已有小量樣品出貨,未來假設兩岸攜手擴大基礎充電站的設立,也有機會成為受惠廠之一。
F-貿聯則是「Tesla」概念股,目前車用營收比重超過兩成,主要都是電動車,除Tesla外,其餘也有交貨其他歐美車廠。因該公司是Tesla在電池線束領域的主力供應商,法人預期,今年來自Tesla的營收貢獻可望逾倍成長,且在電動車商轉模式成型下,其他車廠下半年也有機會擴大比照辦理,受惠程度擴大。
(圖說:照片為裕隆納智捷電動車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