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5-03-27 15:29:52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台灣氣立(4555),為一專業氣壓元件製造廠商,並以「氣立可CHELIC」品牌行銷全球。受惠新客戶開發有成以及導入自動化生產效益的顯現,公司2014年合併營收為13.3億元,年成長19.81%,創下歷史次高,毛利率亦維持在50%高檔,唯稅後淨利因擴大自有通路佈建以致費用增加,較2013年減少8.26%,為3.2億元, EPS為5.32元。氣立表示,2015年在掌握自有銷售通路、持續提升自動化生產比重,以及兩岸擴廠效益等三大成長引擎的挹注下,全年營運將持續攀升。
氣立成立於1986年11月,目前資本額為6.08億元,主要從事氣動控制元件、氣動執行元件、氣源處理元件及氣動輔助元件等,並廣泛使用於各種生產工廠、維修設備、自動化設備,醫療儀器及教學設備等。目前以執行元件、輔助元件、控制元件為三大主力產品線,2014年的營收占比分別為45.76%、17.56%、12.45%。氣立以自有品牌「CHELIC」行銷全球,行銷據點遍及中國大陸、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及東南亞等,且為國外大廠的主要OEM及ODM供應商,2014年內外銷占比分別為內銷占14.93%、外銷占85.07%。
氣立於2014年9月登錄興櫃,提供少量多樣的客製化服務,且聚焦電子電機等利基領域客戶,不但成功避開競爭激烈的規格化量大市場,以高性價比優勢,取代日本同類型產品搶下市占率,並且因客製化的產品種類多,亦得以享有較高的毛利率。
氣立指出,目前不但能針對各式特殊規格進行客製化生產,且可同時搭配模組出貨,滿足客戶一站式購足服務;此外,每年還會研發逾10種以上系列的新產品供客戶選擇,有效為客戶提升生產效率。因此,若加計不同的產品規格、尺寸變化,氣立的總產品品項將較同業平均至少多出二至三倍。
在全球自動化設備需求持續成長,以及無人工廠的機器人應用潮流蔚為趨勢下,對機器人的需求勢必會帶動相關包括氣動元件等上游零件產業的整體成長,為了進一步擴大公司未來的成長動能,氣立除採取多元化市場策略,積極開拓非電子領域的終端應用市場外,在目前產能接近滿載下,更持續於兩岸擴建新廠房及全新自動化機台產線,以因應下游客戶需求。
氣立表示,在拓展新客戶成效上,目前已成功攻下不同產業領域之客戶,例如輪胎、汽車、食品及醫療等,累計今年前2月的合併營收為1.74億元,年增率達37.65%,主要原因即是來自新客戶的貢獻。
此外,考量台灣泰山廠及上海松江廠的產能需求,公司自去年起即積極於中國及台灣兩地進行擴廠,目前正陸續完工,預料今年第三季兩岸的新增產能可望逐步投產,屆時總產能將較目前擴增一倍。至於在業務拓展方面,氣立除維持原有經銷體系外,近年已積極建立自有銷售通路,目前在中國華南、華中等地區已成立17個據點,預計今年再設立7~8個據點有效掌握自有銷售通路後,除有助鞏固未來訂單來源、強化客戶關係外,亦能提昇整體獲利貢獻。
展望2015年,受惠新客戶與新產能的效益挹注,營運可望進一步成長。另外,氣立目前登錄興櫃已滿半年,公司將可申請上市掛牌,預期送件至掛牌則需約半年的時間,以此推估,若公司今年上半年就送件,將有機會趕在今年底前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