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Q3旺季到 下半年虧損幅度有望收斂
MoneyDJ新聞 2016-06-23 10:15:15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第三季長榮(2603)迎來貨運旺季,東西各航線包括北美、歐洲、地中海等區域貨量均有望較上半年成長,惟運費能否跟漲仍需視航商撤艙情況而定,長榮表示運價應可在撤艙效益下帶動持穩,法人則預期在旺季帶動下,下半年長榮虧損幅度有望可收斂。展望後續,長榮持續投入打造近洋線航隊,看好近洋線市場有3成以上成長,未來2017年至2019年將陸續有20艘自有2,800TEU貨櫃船交船,取代現役近洋航線租用且運量較小的貨櫃船。
長榮海運為台灣最大、全球前五大貨櫃航商,目前運能約53萬TEU,現為CKYHE聯盟成員之一。去年第四季營收比重依營運區域分別如下:美洲44%、歐洲18%、亞洲24%、其他14%。長榮規劃自明年4月將加入由達飛、中遠、東方海外所組成的海洋聯盟,未來長榮一周7日都有海洋聯盟聯營的船班來運輸客戶貨品。
第三季海運旺季到,長榮表示旗下主要東西航線包括北美、歐洲、地中海等區域貨量單季就有望較上半年兩季增加,且貨櫃裝載率達90%至95%;但長榮亦表示,旺季運費漲幅目前難以定論,畢竟運費直接受市場供需影響,雖各運商都有撤艙計畫來支撐供需平衡,但目前先看旺季運費應可在撤艙效益下持穩,能否調漲則需持續觀察。
明年第二季起長榮將加入海洋聯盟,受惠於結盟,未來長榮除船班增加外,貨品可直達港口數量亦增加,降低航線中轉船次數,可有效降低營運成本,且停靠港數亦增,業績亦有望更上一層樓。展望後續,長榮持續布局於未來市場仍有30%以上成長空間的近洋線,持續購進符合近洋線需求的2,800TEU貨櫃船,用以取代現役運量較小的2,200TEU、2,500TEU。目前交船規劃上,長榮排定在2017至2019年間,20艘購入自有的2,800TEU貨櫃船將陸續交船。
今年貨櫃航運持續有新船下水,市場運量成長幅度仍較需求高,造成供需失調,運價下跌,長榮亦受影響衰退,今年1至5月合併營收481.49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7.74%;長榮今年第一季營收286.04億元,年減近兩成,稅後淨損38.4億元,每股虧損1.09元。展望下半年,由於長榮旺季在即,且裝載率維持在9成水準,法人預期,若運費得在航商撤艙下支撐持穩,第三季起長榮營運表現可改善,有望大幅收斂虧損幅度,較上半年表現顯著好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