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9-02 10:10:29 記者 楊舒晴 報導
雖然今年LED產業需求持續成長,但LED廠營運表現呈現分歧,兩岸LED小廠紛紛掀起倒閉潮,如台灣的奇力光電、晶發光電等,而中國則有雄記照明、雷星光電等,而大廠則是趁此機會展開整併動作,其中,台灣的晶電(2448)、隆達(3698)、億光(2393)等廠皆有併購動作,中國三安光電、德豪潤達也是動作頻頻,兩岸LED產業往大者恆大的發展趨勢明顯。
今年以來,兩岸LED小廠紛紛傳出經營不善消息,甚至出現倒閉潮。台灣部分,繼LED照明廠誠加、太一、琉明等業者在今年內陸續撤銷興櫃及公開發行後,擁有兩大富爸爸群創(3481)及奇美實業當股東的奇力光電及力晶集團的晶發光電於7~8月間陸續宣告倒閉,回顧當年這兩家業者及晶電集團被市場賦予撐起南科LED聚落厚望,今年卻因不敵中國晶粒廠所帶來的競爭壓力而接連倒閉,令市場不勝唏噓。
因中國LED廠崛起而引發的市場過度競爭、產能供過於求、產品價格劇烈跌價等挑戰也反撲中國LED產業,尤其今年在銀行緊縮銀根的情況下,許多中小型業者也出現倒閉潮,今年於華東及華南地區已有上百家LED業者倒閉,如雄記照明、深圳億光(非台灣億光)、雷星光電等。
雖然兩岸小廠掀起倒閉潮,但不少大廠卻趁此機會進行併購、整合等動作,兩岸LED產業往大者恆大的發展趨勢明顯。晶電與隆達分別於去年底及今年初完成併購廣鎵及威力盟,億光則日前收購德國燈具廠WOFI Leuchten GmbH,其中,晶電及隆達的併購效益已經於財報上開始顯現,晶電第2季見到由虧轉盈,隆達上半年獲利居於LED廠榜眼,僅次於雷笛克(5230),瑞信證券也因此出具報告表明看佳的態度,而億光也透過收購WOFI來達到擴大照明通路布局,花旗證券也給予億光買進評等。
中國市場部分,中國三安光電則是在今年內完成收購美國流明及璨圓(3061)入股案,美國流明主要產品為大功率晶片,在全球擁有151項專利,範圍囊擴LED晶片、封裝段、系統與應用端等,而三安光電成為璨圓最大股東後,兩家業者MOCVD機台共達277台,與晶電約300台的距離快速拉近。
德豪潤達為中國一條龍LED大廠,去年底該公司透過增持雷士照明股權至20.24%,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強力入主雷士照明董事會,擴大該公司於LED照明通路市場布局,兩家業者日前也公告合資成立封裝廠再加深市場競爭力。
除兩岸LED產業大者恆大趨勢明顯外,LED廠於市場擴大布局時,也早已短兵相接,三安光電及晶電本來就視雙方為市場頭號對手,經過三安光電聯盟璨圓後,兩大陣營總機台數快速拉近,總產能表現上相互追逐;而億光今年初開始高調布局中國通路市場也引來關注,市場傳出雷士照明封殺億光消息,億光董事長葉寅夫也於日前表態將迎戰對手,兩岸LED大廠競爭也因此更加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