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4-10-03 11:58:31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雖然多家亞洲EG大廠在8月啟動歲修,但因中國大陸需求仍疲軟,加上近日國際棉花價格挫跌至9年新低,不利聚酯需求,使得EG價格不漲反跌,目前EG已經回檔至900美元附近,同時,原料乙烯價格卻仍處高檔,壓縮了EG廠利差,也使得東聯(1710)下半年營運壓力仍大,第三季業績恐不如預期,至於第四季表現,則須觀察亞洲乙烯廠歲修在10月結束後,乙烯價格是否能夠如願回落。
亞東集團旗下東聯為乙烯下游相關衍生物的石化大廠,主要產品為EG、特化產品(EC、EA、EOD)及工業氣體等;目前東聯的台灣EO/EG 產能為25 萬噸、EC 6 萬噸、EA 8 萬噸、EOD 4 萬噸,大陸揚州特化廠產能包含EA 4 萬噸及EOD 6 萬噸。東聯合併營收中EO/EG 約佔65%、特化產品占30%、氣體占5%。
下游瓶用聚酯PET進入需求旺季,加上多家亞洲EG大廠在8月啟動歲修,市場原對於第三季EG價格走勢樂觀期待,然而,由於中國大陸需求仍疲軟,EG第三季旺季不旺,價格不漲反跌,8月下旬起EG又一路從約1000美元回落至900美元附近。
而在EG價格回檔的同時,因亞洲乙烯大廠歲修,第三季乙烯價格卻又維持在高檔,壓縮了EG廠利差,第三季EG現貨利差跌破50美元,遠低於去年同期的305美元,創下了近十年新低。
另外,國際棉花價格今年表現弱勢,9月棉花價格跌至約9年的新低,因棉花與化纖具有替代性,棉價下跌不利化纖需求,不利化纖原料聚酯,以及聚酯原料EG和PTA的走勢。另外,7、8月時中國大陸廠商對於PTA的限產保價聯合行動,近日也傳出出現鬆動跡象,這些因素都使聚酯原料的前景壓力仍大。
在EG價格不如預期,乙烯價格維持高檔的情況下,第三季EG廠營運壓力大,東聯第三季的業績恐不如預期;至於第四季表現,則仍需觀望在乙烯廠10月結束歲修後,乙烯價格能否如願回跌。
不過,市場也預期,第四季乙烯價格可能只會有10%-15%的回檔幅度,加上國際棉花庫存仍處於低檔,棉價短期內大幅反彈的機率低,在終端化纖需求仍不明朗的情況下,EG廠第四季業績仍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