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5-28 11:41:47 記者 王彤勻 報導
3D列印題材正夯(圖為3D列印手槍),其中,肩負3D列印程式處理、外接埠控制功能的32位元MCU,為3D印表機主機板上重要的設計套件,也可說是3D列印的「心臟」。而國內具有32位元MCU設計能力的新唐(4919)、盛群(6202)等MCU廠,今日股價也都強勢表態,新唐漲幅一度逾4%、盛群也一度攻高至漲停。不過,法人分析,國內MCU廠中,僅有新唐的32位元MCU出貨已成主流,盛群、松翰(5471)均還在初步切入階段,因此3D列印趨勢中,應以新唐受惠程度最大。
新唐去年ARM Cortex-M0 32位元MCU的出貨量約在2千萬顆以上,而今年Q1出貨量已超過600萬顆,由於Q1向來為MCU出貨的全年最淡季,因此公司看好,今年32位元MCU出貨量3千萬顆的目標可望輕鬆達陣。
法人則分析,新唐今年就以32位元MCU和新推出的Audio IC動能最強。其中,新唐2011年的32位元MCU,主要是獲觸控IC客戶採用,出貨量因此大幅成長,不過2012年因部分觸控IC廠商轉向自行開發,因此新唐則是轉戰非觸控領域,包括讀卡機、手機付費等消費性電子相關應用,推升其32位元的MCU出貨量,進一步從2011年的1400~1500萬顆成長至2300~2400萬顆。而據了解,新唐目前觸控於32位元MCU的營收佔比已降至1成以下,目前ARM Cortex-M0 32位元MCU的客戶數量也已來到上千家,產品已經相當成熟,在爭取3D列印商機上可說格外有利。
據了解,新唐目前已是全球ARM Cortex-M0 32位元MCU最大供應商,市佔率逾5成,已漸和全球市佔第2的恩智浦(NXP)甩開差距。
而在國內其他MCU廠方面,目前盛群、松翰都有初步切入32位元MCU,只是量都不大。盛群指出,目前公司的MCU出貨仍以8 位元為主,至於32位元MCU有別於新唐,則是採ARM Cortex-M3架構,而目前也已在小量供貨予中南美洲的家電廠,不過放量仍需時間,公司粗估,今年底前32位元MCU佔整體營收貢獻可能仍不及5%。
至於松翰的32位元MCU,和新唐同樣採用ARM Cortex-M0的架構,日前也再推出市面上首創內建Audio Codec及高感度電容式觸控鍵(Touch key)的32位元MCU產品。松翰表示,目前公司的MCU產品雖以8位元為主,不過近兩年也跨足32位元MCU的生產,應用面並以小家電、醫療保健等產品為主。而目前MCU也已佔到松翰整體營收比重逾3成,未來還會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