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6-05-31 09:00:46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精材科技(3374)4月營收3.01億元,跟第一季平均單月營收相比,4月業績仍沒有起色。精材董事長關欣昨(30)日法人說明會上就表示,第二季仍算辛苦。精材第一季營業淨損近7千萬元,有處份設備收益、但亦有資產減損,首季稅前仍虧損約6,200萬元。法人預期,12吋晶圓廠才小量產、尚不具效益,若本季沒有規劃再處份設備等資產,精材第二季本業恐怕還是不賺錢。
精材2015年第三季毛利率,就自正常的20%水準滑落至5.5%,單季出現虧損。截至今(2016)年首季,精材已連續三季出現虧損。
主因是指紋辨識(FingerPrint)客戶去年下半年需求轉變,新機種並未使用精材解決方案,以致精材「後護層封裝業務」自2015年下半年明顯減少;2015年下半年「後護層封裝業務」,較上半年減少約38%。直到2016年第一季,後護層封裝業務也沒有回升。
(一)精材Q1處份租回設備,處份利益5,300萬元:
精材財務協理林恕敏表示,考量未來產品的價格波動,今年首季將自台積電(2330)遷回的設備作了處份,認列處份設備利益。同時,亦預估尚未處份的設備仍要持續進行折舊,將會墊高今年前三季的營業成本。
精材說,剩下未處份的遷回設備,若能投入接下來的營運,則可以提升精材成本競爭力。至於是否在第二季再處份設備,目前尚未明確規劃。
(二)新手機未採用精材封裝方案,精材Q2恐難損平:
精材今年首季「晶圓級尺寸封裝」業務,年減19%,主要是手機市場明顯放緩,客戶積極調節庫存等不利因素,以致需求量減少。
另一項「後護層封裝業務」今年首季則年減幅度31%;它包括了指紋辨識、MEMS微機電的封裝。年衰退原因是原大客戶未再使用精材的解決方案。
除了北美手機的指紋辨識IC封裝沒有新接單的因素,精材母集團台積電把高階封裝納入廠內自製,精材能分到的訂單有限。因此,法人初估,精材第二季營收或許季持平、沒有明顯成長;以目前產能利用率低,還有出租遷回設備折舊等干擾因素,只要沒再處份資產,第二季稅前恐怕仍難出現獲利。
精材董事長關欣則表示,精材目前在指紋辨識封裝維持一定產能利用率,儘管價格上有壓力,良率上仍持續爭取客戶認同,未來12吋晶圓級封裝會是發展重點。
(三)精材12吋廠效益,仍待下半年:
關欣表示,手機應用在影像感測器(CIS)上已趨於飽和,為了不落入大眾化的競爭市場,未來會持續研發在感測器的應用上。另外,在智慧型元件上則看好在IoT(物聯網)的需求。
未來影像感測器(CIS)封裝有機會成長,精材的CSP晶圓級尺寸封裝上,會積極布局汽車電子、安全監控和醫療應用等3大領域。關欣說,車用電子、安控各占精材CSP需求的30~35%之間,醫療應用也有機會成長。
關欣也強調,精材是業界唯一通過汽車驗證的晶圓級封裝供應商;其車用電子8吋晶圓級封裝早已量產,預估接下來12吋晶圓級封裝進入收穫階段。
關欣表示,12吋晶圓級封裝目前有幾家客戶正在合作中,正在小量試產階段,未來應用以影像感測器晶圓級封裝為主。
而以前4月的營收與毛利率表現,精材的12吋晶圓廠的效益,最快應等下半年。
精材(TE.3374) 2025/03/28 開160.00 高161.00 低154.00 收154.50 量3,484張
SMA5 162.9SMA20 171.4SMA60 188.3
成交量 3,484張MA5 1,677張MA10 1,63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