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1-04 17:16:57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自有品牌漸入收成期,醫療器材廠商雃博(4106)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較去年恢復成長,且該公司耕耘五年的負壓傷口照護系統已通過歐盟及GMP認證,最快本季底可望取得TFDA許可,並啟動國內大型臨床試驗,下半年可望有實質營收貢獻。
雃博總經理李永川(見左圖)指出,該公司早期以代工貿易起家,爾後跨入氣墊床的代工,在代工時期除累積自有品牌的發展基本功外,也成為營收及獲利穩定的「金雞母」;但在中國人工成本高漲下,該公司開始發展自有品牌,並淘汰毛利率低、且不具發展潛力的產品線,轉向聚焦氣墊床、睡眠呼吸治療及高階醫療器材的深耕發展。
在氣墊床領域,李永川表示,該公司以往光是居家系列就分為四階,去年8月也斥資約700萬英鎊間接取得一家英國公司WESTMERIA 55%股權,藉此學習醫療院所租賃氣墊床的市場發展經驗,未來將把學習經驗複製到義大利、西班牙等南歐市場,並利用該公司的既有通路,導入睡眠呼吸治療等新產品,擴大通路效益。
李永川說,目前氣墊床的平均毛利率都還有四成水準,未來氣墊床產品線將求「向前加值」,透過與醫生的臨床合作,從居家系列跨足醫療體系及租賃市場。
另外,在睡眠呼吸治療領域,該公司去年也是亞洲少數取得美國FDA及歐盟雙認證的廠商,去年第四季首度在台舉辦的亞洲睡眠學會,雃博也扮演主要推手,內部預估,光是台灣每年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OSA)患者至少就有4、5千人,該公司也計畫攜手台廠共同登陸,開拓商機。
而雃博耕耘五年的傷口照護系列,其中,負壓傷口照護產品原是美國公司KCI所獨占,每年營業額銷售超過10億美元,產品平均毛利率高達八成。李永川說,該產品須醫生處方才能使用,屬二階高階醫材,歐美都有健保給付,在克服專利障礙後,該公司產品已陸續取得GMP及歐盟認證,未來一、兩個月可望取得TFDA認證,並啟動大型臨床試驗,下半年預期將逐步有實質營收貢獻。
李永川也說,去年11月營收急凍,主要是部分客戶未如期付款,在從嚴控管應收部位下,延後出貨,12月營收已恢復正常,單一營收回升至1.27億元,法人估計,該公司去年集團營收仍有機會超過20億元,今年即使歐洲經濟未明顯復甦,但因醫材受景氣影響相對較小,且客戶付款可望逐步恢復正常,今年全年營收及獲利都會較去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