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4-06-16 09:54:53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陸方鼓勵自有資本引進醫院經營,加上二、三級醫院拚升級,承業醫(4164)挾「台灣優勢」,成為大陸各級醫院爭相爭取合作對象,目前已在湖南打造首個示範點,今年起將是醫管軟體與代理醫材硬體包套輸出的元年,未來五年榮景可期。
承業生醫集團成立於1977年,旗下首家子公司進入醫療設備市場已超過35年,目前集團在放射腫瘤科代理品牌,以Elekta直線加速器最為人熟知,2009年新裝機市占率超過85%,位居領導品牌。近年國內放射腫瘤市場的裝機漸趨飽和,且去年又有一次性的意外性成本拉高,加上大陸布局還未完全發酵,導致獲利陷入調整,每股稅後盈餘僅存2.42元;但今年首季走過低潮,每股稅後盈餘從去年同期0.04元跳升至0.28元,逐步回到常軌。
不過,在累積超過30年國內放射腫瘤科的經營經驗,承業醫的優勢已從純機台代理擴及軟硬體套裝輸出服務,在中國大陸此波醫院改革、鼓勵自有資本准入的政策帶動下,開始受到陸方醫療院所主動青睞,先前與湖南第三大醫院的郴州第一人民醫院簽署「8+2」年的技術諮詢管理顧問合約,欲將其打造為集團首個輔導「軟體+硬體」升級的示範點,朝腫瘤專門醫院邁進。
雙方合作的機台部分,除去年該院已向承業醫購入的一台直線加速器外,業界預期,未來8-10年的採購計畫至少8-10台,有機會由承業醫主導;在醫管軟體的服務方面,承業醫也延攬前三軍總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任益民,並搭配技術長、物理師等駐院輔導,未來有機會共享該院腫瘤專科的布局成果。
而該種合作模式也在近日的浙江醫療衛生對外合作項目洽談會中,獲得當地餘姚第一人民醫院的青睞,雙方簽署合作MOU。據悉,餘姚醫院屬於三乙醫院,尚無腫瘤醫院,這也是承業醫得以施力之處,業界預料,以承業醫集團在國內放射腫瘤設備布局的經驗,能提供大陸主要競爭對手泰合誠(NYSE:CCM)純機台代理買賣的不同服務,是最大利基,在此波大陸二、三級醫院的升級潮下,類似服務模式可望自今年起跑,至少可享有五年榮景,內部也期許,第一年可先複製3-5個模範試點,未來將逐年增加。
其實,不只大陸市場,在快速發展的東協市場,不少國家也擁有上億人口的「紅利」,目前放射腫瘤在東協旗下開發中國家的滲透率仍低,承業醫也有機會挾著「台灣優勢」,複製成功經驗。
除了放射腫瘤領域外,承業醫在非放射腫瘤機台也已有實績貢獻,包括去年取得台灣GE的總代理,今年營收占比有望達一成水準。另引進具創新性Novadaq術中螢光影像導引系統,台灣最快今年底取得銷售許可,大陸明年跟進,挹注新營收動能。
法人估計,承業醫因6月還有一台直線加速器賣斷入帳,營收有機會較5月續揚,第二季毛利率可望重回三成,單季每股稅後盈餘有機會力拼0.8元,下半年因進入傳統旺季,營收還將優於上半年,今年全年每股稅後盈餘重回3元以上,明年起邁入新一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