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7-09 11:41:47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高階手機換機需求正在逐季減弱,以2012年第四季、今年第二季的iPhone 5與Galaxy S4的市場反應來看,從推廣開始到銷售高峰的時間正在縮短。而究其原因,是新款智慧型手機創新度不夠,且全球電信營運商都想在下半年才展開重度補貼,目前大手筆補貼手機的意願低落,讓智慧手機銷售周期縮短,這間接對於智慧手機供應鏈的毛利率並不利。
手機零組件業者表示,生命周期變短,量變少,還來不及降低成本就退市的手機,對供應鏈有些影響。
按正常的IT製造業運作來看,新機種上市,零組件供應鏈可以重新議價,毛利率應該會有提升的機會。而實情則是,當零組件廠對智慧型手機客戶報價時,都會先抓一定的出貨台數,以確定能夠賺錢。例如供應商預估接到的新款的智慧型手機約有300~500萬台、量夠大、生命周期也夠長,零組件廠的毛利率才能有好的表現,就會談妥接單。
但是,今年上半年各家旗艦機種鋪貨旺季縮短在2~2.5個月左右,零組件廠未達經濟規模,就可能面臨舊原有型號零組件要淡出生產線,營業額不足以支持該有的毛利率與獲利。因此,客戶頻頻推出新款的旗艦手機來刺激買氣,對於零組件供應鏈來說,並不是好事。
不少零組件廠指出,今年第一季MWC行動通訊大展與CES消費電子展所推的新機,生命期沒有想像中來得長,今年第二季所接的手機零組件量並不如預期,原機款的模具費用還沒有完全分期攤提完,毛利率恐怕會受到一定的壓抑。機構件、功能性元件廠說,5月份、6月份的主要產線都開給客戶了,沒想到出貨量低於預期,人事成本與機器稼動也都是成本支出。
以索尼(SONY)、宏達電(2498)為例,今年第一季底的主力機種Sony Xperia Z、新HTC One的鋪貨高峰僅約在一季左右;後續SONY與宏達電就分別有新一代的旗艦手機Ultra Z與Butterfly s(規格與新HTC One十分相近)對外發表,內部零組件規格若是有變動,對於前一代的供應商來說,並不是好事。
對於手機ODM廠來說,客戶的中低階手機也是如此,新開案至少要有100、200萬台以上才能有錢賺。如果客戶是50~100萬台的專案機種,報價與毛利率計算,跟一般大量代工的成本不同,代工廠要求的報價會比較高,或是要求支付更高的NRE設計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