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新客戶補上Nike空缺 但兩廠重疊成本仍高
MoneyDJ新聞 2016-09-09 09:27:01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Nike在今年8月宣告退出高爾夫球球具市場,原對大田(8924)業績造成壓力,但因今年大田爭取到一美系新客戶,帶動大田6、7兩月營收成長幅度高,不僅弭平Nike退出的衰退,更拉抬大田營收年增轉正,前7月年增6.8%。不過在獲利表現部分,由於目前大田贛州、深圳兩廠產能仍在持續交接中,造成大田人事成本高,上半年仍虧損約2億元,今年亦恐虧損作收,但大田指出產能交接進度已加快,年底以前即可排除兩廠重疊現象,每季虧損金額也有望逐季收斂。
大田成立於1988年,營收佔比有85%從事高爾夫球頭、球桿、球具及其他組件研發、生產、製造、加工等業務,主要客戶為美日各大品牌,包括PXG、TITLEIST、Bridgestone、Mitsibishi、Mizuno等等;另有15%營收為自行車自有品牌與OEM/ODM業務,客戶包括歐洲、日本等自行車品牌。
今年8月Nike宣布退出高爾夫球球具市場,原對大田業績造成壓力,但因大田今年年中新增一美系客戶,在新客戶拉抬下,6、7兩月營收成長幅度均高,不但弭平失去Nike的空缺,甚至進一步帶動大田營收年增轉正,前7月營收22.49億元,年增6.8%;而展望後續,由於第二、三季屬高爾夫球淡季,大田表示8月情況會稍稍轉弱,但第四季進入旺季,屆時營運可望再拾成長動能。
在高階水五金ALLTAS部分,今年因屬持續推廣、打進通路階段,是以費用仍高,尚未損益兩平,但是水五金在通路反應不俗,10月規劃將有展售店開幕,大田表示未來也會爭取代工訂單,充分利用高爾夫球淡季閒置產能。
由於產業景氣仍相對保守,且今年客戶主要以小量急單居多,是以今年上半年大田合併營收19.09億元,小幅年增2%;而在獲利部分,大田同時因為內部正值深圳、江西贛州兩廠產能交接期,生產重心持續移轉至贛州,在目前兩廠維持運轉下,大田人事成本仍高,部分大田產能亦供過於求,造成稅後虧損2億元,每股盈餘虧損1.68元,但第二季虧損6,100萬,幅度已有收斂。
展望今年,大田表示兩廠產能交接進度已有加快,目前已取得所有客戶同意,但仍在與協力廠商溝通,兩廠重疊情況應可在今年年底結束,法人評估大田今年仍恐虧損,今年下半年第三季、第四季虧損均會隨贛州與深圳兩廠交接進度推進而逐季減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