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產業概況:台灣水利概況(1)
台灣地區雖然降雨量豐沛,惟降雨量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年平均降雨量達2,515公厘,豐水期大雨宣洩不及時,常釀成災害。每年約有78%雨量集中於每年5月~10月間之豐水期。枯水期每有缺水情況。
台灣西部地區愈往南則分配愈不平均,其中尤以南部區域之豐、枯水期逕流量比例高達10比1,中部區域則以8比2。台灣地區每年降雨量差異亦大且降雨量分配亦未必一致,水資源實難以有效掌握,故極需要完整之水資源規劃。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台灣水利概況(2)
台灣地區1989至1998年平均水資源運用狀況圖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1989至1998年,台灣地區(不含澎湖、金門、馬祖)之平均水資源運用情況如左圖所示,其平均降雨量為892億噸,平均總用水量推估值為181億噸,其中農業用水137億噸(占75.81%),生活用水27億噸(占14.95%),工業用水17億噸(占9.24%)。地下水抽用量63億噸(占34.94%)。由於台灣地區地下水補注量每年平均僅約40億噸,故台灣地區之平均地下水超抽量估計已高達23億噸,而部分原來地下水豐沛之地區更因持續超抽已出現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等負面的現象,未來應尋求其它地面水源替代之方案以設法紓緩地層下陷之問題。
台灣水利概況(3)
台灣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曾文水庫直接效益為發電及防洪,其給水與灌溉效益則由所串聯之烏山頭水庫提供。由於南部地區人口成長及工商發展,惟因水文條件限制,水庫容量雖夠大,其滿庫時間卻甚少,顯示其功能尚有再加強之空間,故水利處提出曾文越域引水之構想,計畫將高屏溪支流的荖濃溪或旗山溪水經隧道導引入庫調蓄。
台灣水利概況(4)
台灣第二大、台灣北區最大的水庫:翡翠水庫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翡翠水庫主要功能為調蓄供應公共給水,供水量達每日345萬立方公尺,其水經翡翠電廠發電後放流於下游由直潭壩、青潭堰攔引,經直潭淨水廠及長興、公館淨水場處理利用,供水區包括台北市、台北縣之新店、中和、永和、三重、汐止等地面積334平方公里,人口346萬人。
台灣水利概況(5)
台灣第三大的水庫:石門水庫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台灣水利概況(6)
台灣地區主要水庫蓄水量概況(04/25/2007)
目前台灣地區水庫總容量為27億噸,有效容量為23億噸,而1991年以後所完成之水庫僅鯉魚潭水庫、南化水庫及牡丹水庫三座,雖然台灣地區水庫數目及有效容量仍逐年成長,但重要水庫如石門、曾文、烏山頭、白河等之供水不僅供應生活及工業用水,尚需提供大量灌溉用水,故供應生活及工業用水之水庫庫容並不充裕。
庫名稱 |
有效容量 |
蓄水情形 |
依有效容量排名 |
(萬立方公尺) |
有效蓄水量(萬立方公尺) |
進水量(萬立方公尺/日) |
放水量(萬立方公尺/日) |
曾文水庫 |
58,314 |
9,053 |
62 |
93 |
1 |
翡翠水庫 |
34,034 |
23,767 |
88 |
127 |
2 |
石門水庫 |
21,963 |
18,007 |
315 |
86 |
3 |
德基水庫 |
16,927 |
14,447 |
310 |
285 |
4 |
南化水庫 |
13,455 |
2,909 |
1 |
43 |
5 |
鯉魚潭水庫 |
12,005 |
12,015 |
322 |
72 |
|
日月潭水庫 |
8,450 |
2,776 |
23 |
243 |
|
烏山頭水庫 |
8,375 |
6,674 |
147 |
139 |
|
霧社水庫 |
6,096 |
5,983 |
750 |
747 |
|
寶山水庫 |
535 |
519 |
11 |
14 |
|
寶山第二水庫 |
3,134 |
1,922 |
1 |
1 |
|
牡丹水庫 |
2,910 |
1,319 |
2 |
10 |
|
永和山水庫 |
2,725 |
2,567 |
25 |
17 |
|
仁義潭水庫 |
2,585 |
692 |
22 |
16 |
|
明德水庫 |
1,390 |
1,317 |
23 |
25 |
|
新山水庫 |
975 |
811 |
3 |
- |
|
蘭潭水庫 |
892 |
366 |
7 |
6 |
|
石岡壩 |
191 |
26 |
814 |
811 |
|
成功水庫 |
104 |
26 |
- |
- |
|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及IBTS整理
台灣水利概況(7)
台灣水利工程仍持續進行
鑑於台灣地區都會生活圈之形成與城鄉發展差距的縮減,水資源的規劃方向將由傳統的流域性規劃邁入區域性的水資源整體聯合調配來規劃。另配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及「區域計畫」將台灣地區分為北區、中區、南區及東區等四區域,因此,水資源的規劃與調配亦將以此四區域為單元進行水資源供需分析。
經濟部水利署(前經濟部水資源局)依據行政院核定之「現階段水資源政策綱領」,以2021年為目標年研擬完成「台灣地區水資源開發綱領計畫」,其範圍涵蓋台灣本島及離島之澎湖縣與金門、馬祖地區,將報院核定後作為未來水資源開發計畫推動之依據。
台灣水利概況(8)
2021年後,年總需水量推估及利用示意圖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及IBTS整理
2021年後之水資源需求面、供給面之量化目標,列示如下:
1.需求面:2021年後台灣地區總用水量不超過於200億噸,其中農業需水量120億噸,生活需水量35億噸,工業需水量30億噸,保育用水量維持15億噸。
2.供給面:2021年後總需水量200億噸之供水來源,河川取水110億噸,水庫調節50億噸,地下水源40億噸。
3.生活及工業用水:供水量由民國85年30億噸增加至2021年55億噸。未來若仍有不足再考慮其他替代水源如海水淡化、水再生利用、地下水補注與回用等方式,最後考量興建蓄水設施如離槽水庫、人工湖等措施。
台灣水利概況(9)
台灣水利面臨的危機:地層下陷

台灣水利概況(10)
台灣水利面臨的危機:地層下陷
地層下陷的成因
地層下陷泛指地層向下移動產生地面及地層沈陷之現象,其發生的原因可概分為天然因素及人為因素兩種。天然因素包括地殼變動、地層自然壓密、地震、火山爆發等。人為因素則包含抽取地下水或石油、地下採礦、工程排水,以及結構物重力壓密等。
台灣地區肇致地層下陷發生之原因
地下水水位下降:因天然補注量減少或地下水超量抽用會使得地下水水位下降,土體結構有效應力增加,導致壓密作用發生而致沈陷。
地面構造物興建:增加地面承載負荷,引致土體結構有效應力增加,進而發生壓密作用而致沈陷。
深基礎開挖或採礦:因開挖面支撐強度不足,引起具積土體移動而產生地面陷落。
新生填土:包括新生填土自然壓密作用及其填築增加原地面荷重發生之壓密作用。
其他原因:如地殼產生變動、地震或車輛載重滾壓等。
台灣水利概況(11)
地層下陷對環境影響
地下水資源涵蓄能力降低地層發生壓密作用,其厚度減少、孔隙率減低,所能涵養之地下水水量亦相應減少,造成下陷地區之地下水資源容易耗竭。
地勢低窪易生洪氾溢淹地層下陷區因為地勢低漥,排水系統功能不彰,逢雨易積水不退。沿海地區,因地勢低陷地面低於海平面,時有暴潮溢淹、海水倒灌之災損。
建築物、工程結構物與維生系統設施損壞地下水位下降導致地層有效應力增加,無論淺基礎、深基礎或橋墩與橋台等,因沈陷率不均而損壞,自來水、瓦斯管陷與下水道等維生管線則因彎曲損壞而洩漏。
海水入侵導致地下水鹹化地層下陷區地下水水位面低於海水面,導致海水侵入地下含水層,造成地下水鹹化,使得地下水可利用度降低,間接使得土壤鹽化,影響農作物種植。
濕地生態之轉變河流水路受地層下陷區地勢低窪影響而改道,除易造成淹水外,部份土地長期積水不退逐漸發展形成濕地型態。
整體而言,地層下陷所在區域易肇致國土流失,地利降低,生活環境品質下降,社會成本增加等之負面效果。
台灣水利概況(12)
地層下陷之改善與管理方法
推動區域水資源調配與管理
‧辦理地下水保育與管理工作。
‧加強地面水與替代水源調配。
‧健全水井管理體系。
加速消減洪澇災害損失
‧建立地層下陷區暴潮、洪氾溢淹災害預警系統。
‧整體檢討及改善區域排水系統。
‧整體檢討及改善河海堤。
落實地層下陷區土地防護管理
‧建立地層下陷區各種背景資料庫。
‧強化地層下陷監控及預警系統。
‧辦理下陷區土地整復利用與保育示範計畫。
‧研訂地層下陷區防護計畫。
貳、產業發展趨勢:海水淡化(1)
海水淡化之趨勢與未來性分析
全世界120多國採用海鹹水淡化技術取得淡水,淡化機組總共可處理約2,600萬噸以上之淡化水,其中海水淡化約佔有2/3,剩下1/3是鹹井水淡化。
根據統計,海水淡化之機組與生產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亞洲國家如日本、新加坡、南韓、中國大陸與印尼等也都已積極發展或應用海水淡化做為替代水源,以增加自主水源的數量。
台灣地區:已經使用海水淡化技術之地區主要以離島為主,計有澎湖、金門及馬祖等地區,而台灣本島則尚在規劃當中。台灣本島之水資源在開發規模逐漸縮小的政策下,水資源之短缺將更為嚴重。
近年來,淡化技術已經有相當的進步,對於增加產水率、節約能源、降低結垢等有很大的改善,至於淡化所需之材料也易於取得,使用壽命也逐漸延長,單位產水價格因海水淡化規模愈來愈大,耗能愈來愈低,成本愈來愈合理。若是以鼓勵民間企投資興建營運模式推動,更能降低其成本,並具有商業化的潛力。在多元化水資源供給的目標下,海水具有取之不竭之特性,其擔負生產大量淡水的使命也就逐漸增加。目前全球已有30多個以上政府與企業共創雙贏的海水淡化成功案例,在工業及民生用水日益增加下,海水淡化有其商機與利基。
海水淡化(2)
海水淡化的原理
海水或鹽水淡化( Desalination)係一種水處理技術,其原理乃是利用能源將鹽水( Saline Water)分離成兩部分,一部分為含鹽極低的淡水(
Fresh Water ),另一部分則為含高鹽量之鹵水( Brine),由此達成淡化之目的。

海水淡化(3)

資料來源:台灣海水淡化網
海水淡化(4)

海水由於含有鹽類之緣故,其沸點較純水為高(即高於100
℃),而當過熱蒸汽(組成為水蒸汽)遇冷凝結時,其凝結溫度將比原蒸發之沸點為低。故可將蒸汽壓縮,以提高蒸汽之壓力與溫度,作為蒸發海水的熱源,由於壓縮蒸汽在蒸發管束中冷凝時將釋出潛熱,用以加熱海水可得到更多的蒸汽。蒸汽壓縮的方式可分為機械壓縮(
Mechanical Compression)與熱壓縮(Thermal
Compression)二類。機械壓縮的動力源可為電力馬達、渦輪機或柴油引擎,熱壓縮則採蒸汽噴射(Steam Ejector)方式。
海水淡化(5)

目前藉此原理發展出沉管式蒸發器( Submerged Tube Evaporator, STE
)因將水蒸汽及凝集液收集於管線,且管線沉置於蒸發器之海水或鹵水中,故以此為名,其缺點為易結垢。以及管殼( Shell &
Tube)式蒸發器,此種蒸發器係針對沉管式熱利用效益較低之缺點加以改進的熱交換方式。依海水在管中的流向又可分為垂直管蒸發器( Vertical Tube
Evaporator, VTE)與水平管蒸發器(Horizontal Tube Evaporator, HTE )兩種形式。
海水淡化(6)

海水淡化(7)
海水淡化技術:電透析法(ED)

電透析法很少被應用在海水淡化方面,因海水所含的TDS 較高,若以此法淡化海水,所耗費的每噸水耗電量將較RO
法為高,不符合經濟效益。此法多應用在鹹水淡化上,因鹹水所含TDS 較低,故成本較低。
電透析法亦屬薄膜程序之一種,早期運用於鹽水的去礦化處理後製成為飲用水。商業化的電透析製程開始於1960 年代,比逆滲透製程約早10
年。電透析法係將無數的陰/陽離子薄膜,交錯的串聯在一起,電解質溶液則在膜間流動,兩側施以直流電電壓後,陽離子將移向陰極而陰離子將移向陽極。最後乃得以分離出低電解質濃度的溶液(淡水)以及高電解質濃度的溶液(鹵水)。
海水淡化(8)
冷凍法( Freezing)
冷凍法之原理相當簡單,係將海水冷卻至凝固點並產生冰結晶,而與其他液態物質分離,將冰結晶清洗及融化即可得淡水將海水冷凍使冰結晶與雜質分離。目前冷凍法仍處於研究或模廠階段,商業化的實廠極少。
太陽能蒸發法( Solar Still)
太陽能蒸發法係利用太陽熱能將海水蒸餾成淡水。海水被太陽照射後,使水份轉變為水蒸汽而由表面蒸發。蒸汽不斷產生,增加了水表面的濕度及溫度,使得溫度較高且具有較高濕度的空氣上升,與相較之下溫度較低的玻璃上蓋接觸,經過一段時間後即凝結成水滴,而沿著玻璃上蓋內緣流向收集管道,最後再流向集水池。此法仍多處於示範及實驗階段,尚無法應用在產量大之商業用途上。
海水淡化(9)
國際海水淡化推行現況
沙烏地阿拉伯
地處沙漠地區,年降雨量僅100公厘,水資源有限,海水淡化為唯一可大量供應工業及民生用水的水源。截至目前,沙國政府已投資約新台幣3,600億元,總共興建1,260座海水淡化廠,每日產水量近700萬噸,供民生使用佔96%,供工業使用佔4%。其海水淡化廠數量為世界第2位,但每日產水量為全球第1。
新加坡
新加坡受限於自然水資源的短缺,目前一半以上的水源供應來自馬來西亞西部地區。新加坡公共事業委員會(PUB)乃於1990
年代初期即開始規劃由民間企業供應淡化水之專案,以BOO
方式興建乙座日產13.6萬千立方公尺的海水淡化廠,06/2003,新加坡和法國企業合資成立的星泉水務公司(SingSpringWater)簽約,將由星泉公司於以每立方公尺0.78
元新幣的售價,每天提供13.6萬千立方公尺的淡化水給公共事業委員會。已於09/2005開始供水。
海水淡化(10)
西班牙
西班牙在未來的五年內將成為世界上主要海水淡化產水國家。西班牙在地中海沿岸的國土多年來飽受乾旱之苦,遂決定自2006
年起推動一系列水資源計畫,以期每年增加提供10億立方公尺(以350天計,相當於約每天286萬立方公尺的水量)的新水源,其中來自海水及微鹹水淡化將佔50%,再生水將佔20%,灌溉系統改良將節餘約1
5%,地下水和有效管理佔15%。這些新水源將用來支援整個地中海沿岸的生活與農業灌溉用水。
澳洲
澳洲的第一座海淡廠設在西澳的人口及工業重鎮伯斯(Perth)。這個日產144,000立方公尺的海淡廠採用政府及民營機構雙贏互惠的新採購合約政策下,在11/2006年即分階段供水。伯斯海淡廠的完工已讓它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海淡廠。除了伯斯之外,澳洲政府已著手規劃在黃金海岸(南昆士蘭),雪梨及南澳興建海水淡化廠以因應快速成長的需求及傳統水源開發的困難。
海水淡化(11)
墨西哥
北美洲最大的海水淡化市場除了美國的加州( California )、德州( Texas )與佛州(
Floridia)之外,還包括墨西哥。墨國的巴哈加利福尼亞州( Baja California )是該國的著名度假勝地,當地已有12座每日產量由80
到27,000
立方公尺不等的各型海水淡化廠,供應各大觀光地區的用水。墨國的國家旅遊基金會(FONATUR)在未來兩年將推動以鼓勵民間參予的方式,在該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如波多瓦雅爾它(Puerto
Vallarta)、阿卡波科(Acapulco),及坎空(Cancun)等著名城市興建中大型海淡廠以確保旅遊及生活用水無虞。
美國
美國本土部分地區,如南加州因用水需求成長迅速,但受水文、地形限制及環保意識高漲影響水庫的開發。對此,美國政府即成立鹹水及水資源研究技術中心,訂定水資源淡化法、結合民間企業從事淡化技術的研究與發展。之後,在海水淡化具有被民眾接受程度高、興建時程短、供水穩定、技術成熟、價格逐日下降等特性下,各州及地方政府紛紛推出以海水淡化作為替代水源的方案。目前全美水淡化廠共2,563座,居世界首位;淡化水產量為每日360萬噸,居全球第2。其中供民生使用佔百分之80,供工業使用佔百分之20。海淡廠的滷水排放乃利用先進排放口設計或稀釋或回收技術減少、消減滷水對海域環境之影響。
海水淡化(12)

日本年平均降雨量1,700公厘,跟台灣一樣由於地狹人稠、川短流急,大部分降雨無法有效利用,且降雨量分佈不均,再加上水庫優良壩址已經不易尋獲及民眾環保意識高漲,傳統水資源開發方式無法滿足水資源需求。197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因水資源不足遭遇瓶頸,通產省出面成立財團法人造水促進中心,邀集民間機構參與,從事海水淡化技術開發及推廣,以海水淡化作為替代輔助水源。目前日本共有370座海水淡化廠,總產水量為每日78萬噸,其中工業用水佔87%,民生用水佔13%,民生用水海淡廠以離島地區為主。離島(如沖繩)則直接依賴電能。海淡廠的滷水排乃是利用先進排放口設計或稀釋或回收技術減少、消減滷水對海域環境之影響,並政府亦提供合理補償化解漁民抗爭。
海水淡化(13)
台灣現有之海淡廠9座(含正在施工者)除核三廠興建供冷卻用水的海淡廠外,皆位於離島地區。1995年起政府陸續於澎湖、金門、馬祖地區興建海水淡化廠,以解決離島地區枯水期軍民嚴重缺水問題。
廠名 |
淡化水產 |
用水 |
淡化 |
完工 |
營運管理 |
投資金額 |
(噸/日) |
標的 |
技術 |
時間 |
單位 |
(億元) |
烏崁海水淡化廠 |
7,000 |
民生用水 |
RO逆滲透 |
89.01 |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 |
3.68 |
望安海水淡化廠 |
400 |
民生用水 |
RO逆滲透 |
91.12 |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 |
0.68 |
金門海水淡化廠 |
2,000 |
民生用水 |
RO逆滲透 |
90.07 |
金門縣自來水廠 |
1.94 |
南竿海水淡化廠 |
500 |
民生用水 |
RO逆滲透 |
89.07 |
連江縣自來水廠 |
0.69 |
北竿海水淡化廠 |
500 |
民生用水 |
RO逆滲透 |
92.04 |
連江縣自來水廠 |
1.02 |
東引海水淡化廠 |
500 |
民生用水 |
RO逆滲透 |
92.03 |
連江縣自來水廠 |
1.2 |
尖山發電廠 |
300 |
工業用水 |
低壓蒸餾 |
89.08 |
尖山發電廠 |
0.82 |
塔山發電廠 |
600 |
民生用水 |
多效應蒸餾 |
91.05 |
塔山發電廠 |
0.46 |
工業用水 |
附噴流壓縮 |
核三發電廠(一號機) |
981 |
工業用水 |
低真空蒸餾 |
78.05 |
核三發電廠 |
2.06 |
核三發電廠(二號機) |
1,041 |
工業用水 |
低真空蒸餾 |
78.05 |
核三發電廠 |
併計於一號機 |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及IBTS整理
海水淡化(14)
小結
海水淡化之技術,已逐漸達到商業化之階段,目前離島地區海水淡化廠運轉堪稱順利,但海淡水之成本卻高於傳統自來水價格,但對於自然水源獲得不易之地區是十足珍貴的。近來政府已經將興建海水淡化廠列為優先辦理之公共建設,且規劃了獎勵措施,如濱海工業區、離島工業區及東石特定區等,皆可視為解決用水問題之方案。
在台灣地區工商業持續發展,用水量持續增加,在水資源開發不易及成本逐漸升高之際,海水淡化廠產水技術提昇,製水成本下降,若能用於需水殷切之高科技園區,穩定供水,減輕現有水資源供給之壓力,不但可以作為取代現有水利設施供水能力的方式,才能再創未來經濟發展之契機。
海洋深層水(1)
何謂海洋深層水(Deep Ocean Water;DOW)
海洋深層水被喻為21世紀之藍金(Blue
Gold),一般係指深度達200公尺以上之深層海水,由於陽光照射無法到達,光合作用不能進行,因此幾無浮游生物生存。水質終年穩定低溫(10℃以下),清澈乾淨無病原菌,且含有豐富礦物質、營養鹽以及微量元素等特性。
優點及運用層面
海洋深層水的應用層面廣泛,不僅可以作成飲用水,還可以應用到各個領域,在美國及日本已有廠商利用海洋深層水蘊藏豐富礦物質的特性,運用到保濕化妝品及衛浴清潔用品、食品業者則用於醃漬、醬油、味噌等商業化民生應用。同時利用海洋深層水清淨及富營養的特性,對水產及藻類養殖業而言,飼育率、存活率及生長率特別有所助益;另外由於海洋深層水的溫度低,可做為工業用的冷卻液或是製成冰塊用於蔬果、魚類保鮮。原水也可直接利用於海洋療法(Thalasotherapy),或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等。
海洋深層水(2)
海洋深層水由於終年處於深海中,不受環境污染影響,沒有細菌,極度清淨,且蘊含鎂、鈣、鉀、鈉、鐵、碘、鋅、磷、銅、鉻等高達90種以上的微量元素礦物質。
根據日本專家研究指出,海洋深層水為目前大自然界中唯獨含有最多微量元素成分的產物,尤其經過深海高壓與空氣隔絕狀態下,成份成熟穩定,極有利於人體攝取,補充身體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足的部分,也可幫助因缺少微量元素而引發的疾病。
另外海洋深層水水分子細小,容易滲入皮膚,活化細胞,提高皮膚保濕性,而日本及韓國在臨床實驗中也發現,海洋深層水有一獨特性,就是氧化還原水,當長期飲用海洋深層水之後,其所含活性礦物質以及其鹼性特質,能夠去除人體內的活性氧,加速體內血液循環,有防止老化、提高免疫力、改善體質的功效。
海洋深層水(3)
台灣發展海洋深層水概況

資料來源:台肥公司網站
海洋深層水(4)
深層海水產品以深層海水濃縮液進行產品添加或直接自國外進口成品銷售為主,臺灣銷售之深層海水相關產品,包括:礦泉水、飲料、酒類、餅乾休閒食品、洗髮、沐浴用品及入浴劑以及化妝品與保養液等,其中以化妝品銷售的品項最多。

海洋深層水(5)
小結
由於海洋深層水的應用層面廣泛,不僅可以作成飲用水,還可以應用到各個領域,在美國及日本已有廠商利用海洋深層水蘊藏豐富礦物質的特性,運用到保濕化妝品及衛浴清潔用品、食品業者則用於醃漬、醬油、味噌等商業化民生應用。
利用海洋深層水清淨及富營養的特性,對水產及藻類養殖業而言,飼育率、存活率及生長率特別有所助益;另外由於海洋深層水的溫度低,可做為工業用的冷卻液或是製成冰塊用於蔬果、魚類保鮮。原水也可直接利用於海洋療法(Thalasotherapy),或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等。
台灣在海洋深層水產業的年產值也高達180億元,未來充滿商機。
參、國內各水資源公司發展概況

資料來源:各公司相關網站及IBTS整理

資料來源:各公司相關網站及IBTS整理
肆、國統(8936) 獲利預估及投資建議
國統2006年獲利概況
2006年因國內水利工程案件承接完工案較少,加上轉投資損失,及因銀行借款所產生之利息費用,致使2006年產生虧損,經會計師查核營收為8.43億元,稅後虧損94萬元,EPS-0.02元。經會計師核閱1Q07營收1.31億元,YoY-54%,1Q07稅前虧損116萬元,累計每股稅前虧損0.02元。
國統2007年獲利預估
國內國統母公司工程案 單位:新台幣億元
工案名稱 |
會計處理方式 |
營業收入 |
估計總成本 |
工程毛利率 |
2007年認列獲利 |
石門水庫取水工程 |
完工比例法 |
4.3 |
2.95 |
20% |
1.01 |
其他工程案 |
完工比例法 |
4.0 |
|
20% |
0.80 |
|
|
8.3 |
|
|
1.81 |
資料來源:IBTS預估
轉投資公司工程案:IBTS預估新疆國統及哈爾濱國統公司,2007年獲利將因大陸水利工程進行而有所斬獲,IBTS初估獲利為2.1億元左右。
IBTS預估工程案獲利將逐季入帳,2007年營收8.3億元,YoY-0.29%,稅後獲利為2.13億元,工程毛利率20%左右,為償還銀行借款以強化財務結構降低資金成本及充實營運資金,國統公司於04/2007辦理私募7,000萬元,以私募後股本6.68億元計算,稅後EPS3.18元。
產業前景:國統公司經2005年、2006年營運調整後,2007年營運展望已明顯轉佳,並具中概內需收成概念,IBTS預期該公司未來幾年在營收及獲利上具有持續性成長。
同業比較:以同為國內製管大廠偉盟(8925)比較,偉盟3Q06稅後獲利0.05元,3Q06每股淨值12.5元,2006年獲利並不佳,以05/09/2007計算本益比PER相當高。
投資建議:IBTS認為國統公司具有國內水資源概念及中概內需收成概念,且未來幾年獲利將隨工程案持續成長,故選擇以PER作為衡量股價標準,與同業中宇或偉盟比較,目前國統公司PER8.5倍(05/08/2007收盤價26.75元/EPS3.18元),投資建議為強力買進,目標價PER20X。
營運獲利預估表

資料來源:IBTS預估
千附(8383)獲利預估及投資建議
公司簡介
千附主要營業項目為專業之工程施工技術與工程統籌管理能力,從特殊管路工程、設備安裝工程、系統整合工程。
主要營業項目:工程收入61.35%、機械收入19.36%、加工收入10.77%、銷貨收入8.00%、其他收入0.44%、技術服務收入0.07%
‧半導體製程管路系統設備設計規劃及安裝。
‧潔淨室之系統設備管路設計製造買賣及安裝。
‧純水超純水設備及其管路製造及買賣。
‧各種排氣系統管路設計、製造、安裝、買賣。
‧各類化學工程設備材料等進出口買賣設計製造施工業務。
‧塑膠板、塑膠管、塑膠布、塑膠袋、塑膠鞋、塑膠粒及其材料之加工製造買賣業務。
‧超潔淨氣體不銹鋼管材配件及管路工程。
‧前各項有關產品之進出口貿易業務。
‧代理國內外廠商前各項有關產品之報價投標經銷業務。
跨足水資源產業:實際參與海水淡化營運
千附04/01/2007正式以BOT方式取得澎湖海水淡化廠工程案,由於該公司擁有設備與建廠能力,將有水處理及建廠的業務收入可分期入帳。澎湖海水淡化廠共有3個廠,規劃設備每天產水量為15,000噸,自來水公司每天保證收購量為10,400噸,來自水處理業務貢獻的營收約1,000萬元,年化報酬率約12%。
海水淡化營運商機
海水淡化營運未來還可以發展為飲用水等、循環水與廢水處理與回收,潛在商機豐厚;若澎湖在離島博奕條款通過後,則更具有發展空間。
獲利概況及投資建議
2006年營收11億元,稅後獲利1.04億元,YoY-34.18%,每股稅後EPS1.58元。1Q07營收6.50億元,YoY+171.87%,稅後獲利為8,769萬元,YoY+280.45%,每股稅後EPS1.16元。IBTS認為千附公司除本業能持續成長外,另具有國內水資源概念,投資建議為買進,目標價PER20X。
營運獲利預估表

資料來源:IBTS預估
中宇(1535)獲利預估及投資建議
中宇隸屬中鋼集團旗下子公司。
中宇主要營收來源包括機電、環保、資源回收廠的代營運,以及機電維護等工程。新接機電及環保工程為未來成長動力,承接的訂單大多是中鋼集團轉投資事業的相關工程。
中宇目前主要訂單為中龍第1期擴建工程,包括水廠、機電及輸送帶等在手訂單達30億元,將自2007年起,3年內逐年認列,與中龍鋼鐵簽訂第2期第1階段擴建工程煉焦爐及高爐砌磚築爐工程案,預估訂單量約10億元,2008年起開始認列。
此外,中龍的2期擴建工程,預估中宇可承接的案量達45億~55億元,中鋼廢水處理廠工程案量約6億~7億元,其他如桃園海淡廠及其他淨水、污水處理廠等工程,均為公司積極爭取的訂單。
獲利概況及投資建議
IBTS認為中宇公司除本業具有特殊性業績能持續成長外,另具有國內水資源概念,投資建議為買進,目標價PER20X。營運獲利預估表

資料來源:IBTS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