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股七大主要市場連續第三周呈現「北勝於南」的現象,不過,今年吸金突破千億美元大關的日股在上周小幅遭資金撤出,但台、韓股吸金態勢仍強勁,共流入約15億美元,東南亞國家中除印度吸金外,泰國股市上周止贖,微幅流入0.54億美元。
德盛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表示,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在十月全球經濟展望下調2013年及2014年全球成長預估,新興國家中包括中國、印度與東協區域的成長預估值均遭調降,雖然IMF調降亞洲經濟成長率,但是亞股未受衝擊,周線全數收紅,顯示前一波亞股修正已反映經濟放緩的可能性,因此利空不跌。
許廷全指出,外資熱情擁抱台灣及韓國股市,主因第三季後美、日、歐接力復甦,尤其是歐洲自第三季正式擺脫衰退,由於外資近期回補過去遭大幅殺出的亞洲區域股票,而在亞洲區域來看,跟成熟市場景氣關聯度較高的為台灣與韓國,特別是出口產業受惠最明顯,根據券商統計,台灣的出口成長與美國關聯度高達73%,韓國則為五成左右,除了台韓與美國景氣關聯度高,也與全球景氣連動性大,因此資金流入台韓反應的是這兩大東北亞經濟體受惠於成熟國家觸底回升與走出衰退的契機。
不過,由於接下來來自全球的變數不少,在市場波動未平息前,建議以跨區域、跨股債的方式布局,從本益比來看,許廷全指出,目前新興亞洲仍較已開發國家便宜,建議投資人以定期定額方式布局聚焦東方的區域平衡基金為上。
至於台股後市,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蕭惠中指出,台股經過一波急漲後,本益比已來到19倍,離過去擴張期均值的16倍已有點溢價,雖然在景氣向上的前提下台股也許仍有空間,不過建議等市場修正後大舉逢低進場,現階段則宜以鎖定具有基本面的產業以爭取超額報酬為宜。
亞洲主要市場資金流向
時間 |
印度 |
印尼 |
日本 |
菲律賓 |
韓國 |
台灣 |
泰國 |
近一周 |
3.429 |
-0.270 |
-2.790 |
-0.663 |
11.275 |
3.988 |
0.540 |
本月以來 |
6.072 |
-0.725 |
-2.790 |
-0.62 |
19.574 |
11.956 |
-0.427 |
今年以來 |
140.10 |
-9.286 |
1015.586 |
10.677 |
38.686 |
67.709 |
-35.097 |
資料來源:Bloomberg、德盛安聯投信整理。註:日本截至10/4、印度截至10/10、台灣、南韓、印尼、菲律賓、泰國截至10/11。單位: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