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財務預測 (單位:百萬元)
|
2005 |
2006 |
2007 |
2008F |
營業收入 |
4653 |
4550 |
6061 |
5507 |
營收YoY% |
|
-2.21 |
33.21 |
-9.14 |
營業毛利 |
533 |
362 |
990 |
910 |
毛利率% |
11.45 |
7.96 |
16.33 |
16.52 |
營業利益 |
320 |
183 |
760 |
690 |
營益率% |
6.88 |
4.02 |
12.54 |
12.53 |
業外收支 |
121 |
253 |
241 |
129 |
稅前淨利 |
441 |
436 |
1001 |
819 |
稅後淨利 |
333 |
365 |
786 |
629 |
淨利YoY% |
|
9.61 |
115.34 |
-20.04 |
期末股本 |
2609 |
2609 |
2609 |
2609 |
EPS(元) |
1.28 |
1.40 |
3.01 |
2.41 |
投資建議與結論
1.投資建議:區間
2.結論
(1)未來成長或衰退關鍵因素及其幅度:產業供給情形是影響未來產品價格趨勢的關鍵。08-09年年中東新增產能增加較少,以LDPE來說,僅伊朗與科威特的新增產能開出,共約90萬噸,約佔07年全球產能的4%;EVA部份,08年也僅有印度Reliance1.5萬噸的產能開出,09年Q2杜邦在中國6萬噸的產能將開出。至於Sipchem的30萬噸產能將延到2012年以後開出,泰國PPT的10萬噸產能也已確定不開發,因此09年Q2 EVA的價格壓力會稍大。在需求面方面,印度經濟仍將高度成長,國民所得持續增加,帶動其在拖鞋、發泡鞋材的需求,加上其製鞋業射發技術逐漸成熟,對EVA的需求與日俱增,然印度本身雖有年產量300萬噸PE產能,但其設備並無法轉換生產EVA,必須全部仰賴進口。且由於太陽能產業快速蓬勃發展,帶動太陽能EVA封裝膜的需求快速提升,也讓部分發泡級EVA產能轉去製造太陽能EVA封裝膜,將成為EVA最大的需求動力。然此波原物料下跌趨勢,恐會延續至2009年,預估09年公司營收也將下滑10-20%。
(2)競爭力:取得中東長期且穩定之低廉乙烯貨源以補中油乙烯供應之不足外,繼續與台聚公司策略聯盟產品相互支援,並積極開拓大陸以外之其他市場,以達產銷平衡之目標。
(3)產業趨向:展望09年全年,由於目前總體經濟環境極為嚴峻,需求能否恢復仍在未定之數,且另一方面中東地區的低成本乙烯產能仍將開出,加上中國大陸新增的輕油裂解產能,因此在供過於求疑慮之下預期將持續壓抑乙烯價格,而乙烯衍生物如PE等價格更在目前仍有相當價差之下,09年年初仍有繼續下探的可能。
(4)評價:若08年Q4高價庫存去化完畢,則09年Q1利差可望逐漸回升。以股價淨值比來看,目前落在歷史區間的下緣,建議區間操作。
重點說明
1.公司背景與產品營收比重及未來變化:
公司成立於民國66年,首任董事長趙廷箴先生邀請國內外企業界知名人士及塑膠加工業者,共同籌集股本新台幣六億元,於林園石油化學工業區興建生產中、低密度聚乙烯工廠。公司主要產品為各種薄膜級、射出級及淋膜塗膠級低密度聚乙烯,由於初期製造方法引用海灣公司最新技術,薄膜級產品有良好之光學性質及加工性,射出級則有甚佳之光澤及韌度,之後再經改良同時亦可生產極優良之淋膜塗膠原料。目前產品結構:低密度聚乙烯(LDPE) 70%及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EVA)30%。未來EVA佔比有機會增加。
2.原料與產品成本分析、銷售分析、核心競爭力分析、轉投資分析:
(1)原料與產品成本分析:在乙烯的部份,公司與中油簽訂乙烯購買合約,惟中油乙烯產量不足,所訂合約量僅為亞聚需求量之70%~80%,不足之數,乃委託華夏海灣塑膠股份有限公司及華運倉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代為進口乙烯彌補。在醋酸乙烯單體(VAM)的部份,亞聚依生產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所需,不定期向大連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購買醋酸乙烯單體(VAM),由於使用量不大,該公司皆能充份供應亞聚之需求。近期原料價格有止跌的跡象,但產品價格仍有修正壓力,因此侵蝕到毛利率,也因此預估Q4將虧損。
(2)銷售分析:公司生產LDPE及EVA原料銷售以內銷為主,約佔60%,外銷40%;其中,EVA的部份,外銷佔70%,LDPE的部份,外銷佔30%。換句話說,外銷銷售量中LDPE佔40%,EVA則佔60%。內銷方面LDPE與EVA銷售比例分別為90%與10%。外銷銷售遍及大陸、香港、日本、東南亞(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尼)、南亞地區(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及孟加拉)、中東地區(伊朗)、非洲地區(肯亞、埃及、南非)、歐洲地區(土耳其、烏克蘭)及美加等地區。
(3)核心競爭力分析:公司的經營態度是以篤實穩健、事業務實、追求卓越及服務社會為標竿,品質管理方面則不斷的改進產品品質,繼續提升服務品質,來提供客戶滿意的營運品質。具體策略為取得中東長期且穩定之低廉乙烯貨源以補中油乙烯供應之不足外,繼續與台聚公司策略聯盟產品相互支援,並積極開拓大陸以外之其他市場,以達產銷平衡之目標。
(4)轉投資分析:公司轉投資甚多,主要為塑化產品上中下游之製造銷售領域。較重要的投資為華夏,08年Q3財報顯示,本年度比去年同期股權投資市值減少1.4億元。
3.產業分析:
2007-2008年間原油價格一路飆漲,其間乙烯漲幅雖相對不大,但仍有幾季的急速拉昇;而EVA產品在大陸地區雖受到自有產能之競爭,但外資工廠仍有一定之需求,加上全球新興國家對EVA產製之各種鞋類之需求逐日提昇蔚為風潮,使得EVA產業面臨供需失衡之局面,即使部份大廠紛紛調整其LDPE/EVA之生產比例,仍僅能得到部分紓解,此造成了EVA產品售價節節拉高,並間接導致LDPE產量相對短缺,價格亦跟著水漲船高。惟隨著售價之上漲,已造成內外銷下游客戶因成本過高而逐漸無法轉嫁並轉趨保守經營。
國內聚乙烯(PE)塑膠原料製造商中,主要由亞聚與台聚及台塑製造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EVA);另台聚及台塑並生產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原料。LDPE內銷市場中,亞聚佔31.6%,台聚佔9.7%,台塑公司佔25%,進口料佔33.7%。EVA內銷市場中,亞聚佔9.7%,台聚佔45%,台塑佔21.8%,進口料佔23.5%。由於國內三家原料公司之LDPE及EVA產量已超過國內需求量,因此三家公司除繼續努力提高國內市場佔有率之外,並持續加強拓展外銷市場,以達產銷平衡。
4.近期影響公司營運重大變數及其相關影響性:
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影響,民眾消費力受到減損,原油及天然氣價格亦滑落,塑化原物料價格亦然,公司營運受到影響。若08年Q4高價庫存去化完畢,則09年Q1利差可望逐漸回升,股價也有可能出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