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4-09 11:12:25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太陽能電廠在經過這兩年幾個颱風等天然災害後,出現較大量的廢棄太陽能板,造成民眾或綠色團體擔心,政府大力鼓吹的太陽能發電,在25年太陽能板已屆使用年限時,大量的廢棄太陽能板將成為環保議題。
太陽能模組回收 重要環保議題
事實上,因為多數廠商對太陽能板保固的發電效率都高達25年,所以目前台灣尚未進入太陽能模組的回收期,所以回收的業務尚未開展,但台灣的相關業者已具備好可處理未來太陽能板的回收能力,將未來除役的太陽能板帶向資源化的發展,並創造出可觀的循環經濟。
依業者預料,在未來台灣太陽能板陸續進入產品生命週期尾端後,將可有幾個方向來處理;一、若為仍完好的太陽能板,僅是發電效率略為衰竭,可再轉售到新興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如非洲等地;二、將太陽能板進行拆解,其中包括鋁框、銀、銅或玻璃等廢料可經過處理後,將資源再利用;其三、若是破壞嚴重的太陽能板,如經過風災或火災損害,則會透過特殊的高溫焚化來處理。
向業者提存經費 以作為未來回收費用所需
據環保署統計,民國106年太陽能光電板的廢棄數量約3000公噸,若經濟部預估109年設置量達6.5GW、114年達到20GW,以太陽能光電模組生命周期20年後除役計算,預估民國112年太陽能光電板廢棄物數量將有1萬公噸,民國124年約有10萬公噸;推估現在約有500公噸廢棄太陽能板,主要是前幾年連續3個颱風所造成的損害產生。(圖:台灣太陽能建置發電目標)
環保署日前公佈太陽能板回收處理機制,以提存經費作為機制,要求太陽能電廠業者先繳納回收費用,先設經費做未來的處置,由能源局先代收,從躉售電價費率5.5元中,每千瓦收1000元做為未來的回收費用,也就是1瓦1元為比例,3月底經濟部完成法定程序後,將回溯到今年1月1日開始徵收。
未來環保署會向能源局申請,等到未來環保署成立太陽能板回收基金專戶後,這筆費用再重新納入。將用於太陽能板的回收處理費、行政管理費用、以及未來業者的技術研發費。
太陽能板將成廢棄物災難? 若可完善處理將成新商機
而在環保署已明訂1瓦1元的回收經費下,若依目前政府目標在2025年時,台灣太陽能系統裝置量可達20GW的目標,等於此經費將創造出約200億元的公基金作為處理太陽能板之用,除了來自政府預收的回收基金外,廢棄太陽能板變黃金,還有更多的煉金術。
其它一部分當然是將廢棄物再資源化的商機,以一個太陽能板來看,最容易支解拆下再利用的即是鋁框,此則會依重量可再回銷給相關業者;玻璃雖無法再重置為再生玻璃,但可通過適當的處理來鋪路或作為建材的一部分;而太陽能電池裡的銀漿、鋁漿則可再回收銷售,這些都可再來創造業者的營收貢獻。
而最後一部分的營收獲利來源,則跳脫原事業廢棄物的回收領域,則是將太陽能背板,透過適當的處理後,來進行燃燒發電,將此電力回銷給台電,透過售電收入,來再創造多一個營收來源;但此部分則又涉及了發電專業領域,非過去傳統事業廢棄物業者可以容易跨入的領域。
歐洲日本已有相關技術 台業者更具有優勢
台灣因早期施建的太陽能系統尚未退役,目前回收的量和需求還很少,但歐洲和日本因發展太陽能時程較早,大概再過6-7年即會開始進入大量回收期,包括歐洲PV Cycle以及日本已有很多單位以及公司投入研究,據估計,歐洲太陽能板回收的比例已高達97%,方式是採用機器人把鋁框以及玻璃電池裡面的東西粉碎分類完後,回收的廢棄物可精煉再製。
至於台灣,面對太陽能板回收議題,預料會在近期先形成聯盟,結合事業廢棄物、太陽能以及相關的研發廠商,證明台廠可有技術能力、有場地,可以將太陽能板作資源化的處理,並創造循環經濟。
至於台灣企業一向在營運上的彈性以及效率擅長,可快速將回收的太陽能板拆解回收再利用,再加上相關的成本可望低於其它國家,在自我技術厚植累積下,未來有機會較其它國家更有處理廢棄太陽能板的優勢,或赴海外設廠,也可考慮將技術輸出授權等等。
太陽能發電要乾淨 許多議題持續再追蹤
許多人質疑,太陽能號稱乾淨能源,但其實在太陽能產品生產製程中,即是高耗能且高排碳量,但以目前的生產效率,台灣業者在生產太陽光電產品的全製程所消耗的能量,在這些產品成為太陽能電廠併網發電後,約發電1-1.2年即相當於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能耗,而以太陽能發電的週期約有25年,剩下約23年就是零汙染零能耗的能源,效率相當高。
不過除了生產過程的耗能外,太陽能本身因擔任乾淨能源的美名,對於週邊自然資源的影響,包括漁電共生、農電共生以及部分的種電場域可能會影響到保育類動物的棲息地等等,是否政府以及業者、電廠業主有適當的解決方案,許多議題都值得持續再追蹤。
(圖片來源:PV Cycl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