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7-25 13:26:30 記者 陳苓 報導
北京力拼成為科技大國,儘管在貿易戰壓力下,近來對「中國製造2025」轉趨低調,但是仍持續撒錢,去年中國對機器人的投資金額飆升近50%。
日經新聞報導,Marketing Intelligence Resource(MIR)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對智慧製造的投資金額達人民幣696億元、年增46%。智慧製造是用機器人、自動化等科技,提高生產力並降低勞動成本。數據稱,接受補助的投資案件維持不變,仍為100件,未獲補助的案件成長兩倍至逾1,000件。
北京推動中國製造2025,喊出自製工業機器人的比重,要從2017年的30%、2025年升至70%。中國政府積極補助下,一些廠商崛起,比方中國科學院旗下的新松(Siasun),開發出機器人,可在共同工作空間中與人類互動。日本東北大學的機器人研究所教授Kazuhiro Kosuge說,新松的產品不輸日本和歐洲。另一陸企歡顏(Honyen),則是中國最大的焊接機器人供應商。歡顏高層說,該公司產品價格不到國外一半。
儘管如此,外界估計中國只有少數接受國家補助的機器人廠商,技術足以和海外同業競爭。MIR合夥人Wang Baomin說,中國大約有30家廠商,能在某種程度上和外國業者競爭。
近來「中國製造2025」遭到消音,但是外界認為北京只是口頭不提,實際上並未放棄。
南華早報、華爾街日報3月報導,北京當局對中國製造2025轉趨低調,不代表放棄運用技術和創新提升傳統產業。3月5日公布的預算報告可見,儘管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政府的科學和技術經費,仍大增13.4%至人民幣3,543.1億元。李克強也說要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並要培育新一代資訊技術、尖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
維基百科解釋,中國製造2025目標提升戰略產業,包括資訊科技、機器人、新能源車、新材料等,讓中國在2025年成為製造強國。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