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投資》憂年改衝擊!台灣投資人積極理財存老本
MoneyDJ新聞 2018-01-10 17:52:25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隨著年金改革議題持續延燒,台灣投資人對退休規劃的風險意識也隨之升溫。根據最新「2017施羅德全球投資人大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投資人超過4成(43%)受訪者認為退休後的收入不足以支應舒適的生活,遠高於全球平均(28%);且多數準退休族不再指望政府、企業的幫助,而是將投資理財視為救星,希望靠投資收益彌補收入不足。
調查顯示,高達90%尚未退休的台灣投資人表示,其進行投資理財的首要目的,係為退休生活做準備,而此比例之高,除顯示重視退休的積極度外,也與泰國雙居全球之冠(見末表)。而已退休的台灣投資人中,也有76%將養老視為投資要因,同樣高於全球平均的66%。
若分析其中原因,主要來自於國人已然認為退休金必須靠自己準備。根據調查,如果詢問台灣投資人退休後的收入來源為何,將會發現台灣人認為近一半(48%)來自投資理財或儲蓄,同時,依據其估算,來自企業、政府占退休後收入比例僅有30%。
施羅德投信業務行銷長謝誠晃指出,近年年金改革議題沸沸揚揚,從調查中即可看出國人已存有危機意識,這與過去依賴政府以及企業年金的態度不同,同時也明顯看到國人視投資理財為補足收入缺口的關鍵。
台灣人對退休金不足的焦慮,也反映在延後退休上。調查顯示,目前「尚未退休」的台灣投資人預計自己退休年齡(62歲)會比期望值(58.8歲)晚,同時在完全退休前將有3年左右會安排兼職,且有46%的人認為退休後收入不足以支撐舒適的退休生活,比全球平均的34%高出許多。
至於,「已退休」的投資人,雖然比期望時間早3年退休,但95%的已退休台灣投資人表示,以前應存得更多,懊悔程度僅次於泰國的98%。
謝誠晃指出,目前已退休的投資人中有42%認為退休後的收入不夠支撐有品質的退休生活,比例高於全球平均的32%,或許正是看到這樣的前車之鑑,才讓未退休的投資人更有危機意識。相對這也讓台灣投資人認為應進一步提高收入中做為退休規劃的比例,從現在的13.1%升至17.3%,僅次於新加坡、為亞洲第2高。
國人投資理財主要是為了退休生活做準備,比例世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