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遭制裁帶來寒蟬效應?南早:影響從深圳擴及全中國
MoneyDJ新聞 2020-08-31 12:35:4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政府最新禁令,有效掐斷華為(Huawei)所有使用美國設備或軟體的半導體供應鏈。分析人士直指,華為若真的殞落,不但會重創總部所在地深圳的經濟,人們對中國科技與經濟的信心恐怕也會隨之動搖。
南華早報31日報導,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總裁劉開明表示,削弱華為的美國制裁,會讓整個中國電子供應鏈面臨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中國沒有任何企業能取代華為成為中國科技與全球化的領導者。「倘若華為也挺不過美國制裁,還有誰可以?」
對經濟甫於去(2019)年超越香港的深圳來說,失去華為恐帶來毀滅性的影響。統計顯示,2016年華為是對深圳貢獻最大的企業體,佔整體經濟產出的7%,也是唯一一家貢獻總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44億美元)的公司。這還未計入華為對當地供應商、服務業(例如餐館、醫療院所等)創造的效益。華為不但員工起薪高(某些博士畢業生的起始年薪高達201萬人民幣),還是2019年中國頂尖大學的最大雇主。
劉開明表示,華為困境將影響全中國,也暗示中企在全球科技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的年代即將結束。他表示,就如同2000年初期時,美國買家要求台灣、南韓供應商從台灣、南韓搬至中國一樣,如今同一批美國買家又再次要求供應商把生產線從中國遷往越南、印度與台灣。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主任李稻葵7月接受電視專訪時曾說,中國14億人口及「一帶一路」市場,足以支撐中國企業。他建議放棄歐洲及美國市場,因為在沒有信任的情況下,雙方難以和解。全新的全球化時代已經來臨。
中國對全球出口市占萎縮
受到美中爆發貿易戰、新冠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爆發、企業治理問題以及人工智慧(AI)崛起的影響,跨國企業開始努力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度,而中國對全球出口佔據的份額也跟著備受打擊。
英國金融時報8月17日報導,根據律師事務所Baker McKenzie、經濟顧問機構Silk Road Associates統計,去(2019)年中國出口的1,200項產品佔據全球22%的總出口額,較前年下降3個百分點。其中,消費性產品的全球市佔率萎縮4個百分點至42%。
舉例來說,為了因應Google、亞馬遜(Amazon.com)、臉書(Facebook)等美國客戶的要求,廣達(2382)已將伺服器生產線從中國移進台灣及美國。蘋果(Apple Inc.)供應商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則預測,全球科技供應鏈將分裂為兩個陣營,一邊是中國、另一邊是美國及其盟友,而鴻海的非中國產能將從目前的20%上升至30%。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面臨複雜的經濟局勢時,已喊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口號,直言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項政策重點是以內需作為中國經濟成長的引擎,並鞏固科技等重要產業的供應鏈。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