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8-01-16 17:38:29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受到極端氣候肆虐的影響,全球冬季用油需求大增,而美國原油庫存則出現明顯下滑,進而推升國際油價創下逾3年來新高。投信業者認為,全球經濟強勢成長、需求持續增溫,有望支撐油價走勢,建議後續可觀察美股第4季財報公布情形,若能源企業獲利提升、甚至超出市場預期,後市將有表現空間,其中較看好油田服務、探勘生產等能源上游次產業。
近來油價「直直升」,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2月原油期貨1月12日上漲0.5美元或0.8%,收在每桶64.30美元,創3年來新高;而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則上漲0.61美元或0.9%,逼近70美元大關,報每桶69.87美元。
元大S&P石油ETF經理人曾士育分析,北美地區持續受到極地氣旋影響,氣溫仍偏低,使部份原油及煉油設施被迫停工,造成美國原油日產能減少29萬桶,且煉油廠產能利用率下滑至95.3%,加上美國能源情報署將今(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成長估值由162萬桶上調至172萬桶下,無怪乎國際原油價格大幅走揚。
油價強漲,也讓市場對能源類股獲利展望看法轉趨樂觀。富蘭克林坦伯頓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費德里‧ 弗朗說明,目前布局偏好油田服務、探勘生產等類股,因油價平穩能為成長導向的公司提供好的發展環境,而成本的降低及效能的提升,亦有利於增加油商的現金流。尤其能源探勘及生產商採取非傳統油源的生產模式,現在也能在低風險水平中、獲得好的成長機會。
此外,費德里‧ 弗朗補充,目前分析師對油田服務類股的未來營收與獲利表現,基本上是假設資本支出大致持平,然在油價來到約3年高點的時刻,這個假設太過保守。且在2018年油價區間緩步墊高的預期下,油商可透過更積極的生產模式來增加獲利,故預期未來油田服務類股獲利上調的機會很高。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葛瑞森(Neil Gregson)則認為,雖然近期能源價格大幅回升,但不同於傳統油商開採須耗時9~15個月,美國頁岩油開採周期僅需6~14個月,且開採成本較低,因此,長期來看,只要美國頁岩油企業有利可圖便會增加供給,進而壓抑油價表現。
因此,他建議,投資人若看好能源股後市,應該擇優布局於石油與天然氣的探勘、生產等能源上游產業,而非儲存、運輸等能源中下游產業。
紐約輕原油(NYMEX)行情走勢圖:
資料來源:XQ全球贏家,統計至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