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B智囊:金融狀況仍偏緊,央行將盡力避免信貸緊縮
MoneyDJ新聞 2020-06-11 17:10:18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義大利最大平面財經媒體《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週四(6月11日)報導(全文刊登於ECB官網),歐洲央行(ECB)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R. Lane(見圖,圖片來源:ECB)6月8日受訪時表示,與大流行危機之前相比、目前的金融狀況仍然偏緊,股價指數低於危機前水準,歐元區成員國的平均主權債券殖利率高於危機前,這些較為緊縮的金融狀況將會轉嫁給企業和家庭。
Lane表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ECB日前決定擴大「全球大流行病緊急採購計劃(PEPP)」。他說,ECB在評估過這些金融狀況之後、決定採取加碼行動。
Lane強調,ECB決心確保可避免的信貸緊縮不會讓這場危機進一步惡化。
Lane指出,「資產購買計劃(APP)」屬於傳統購債計畫、目的是為了讓歐元區通膨趨近於ECB設定的目標,PEPP這項臨時工具則是為了解決大流行所引發的下行衝擊。
《24小時太陽報》指出,義大利人普遍存有一廂情願的想法:即便ECB不能直接提供資金給政府,ECB APP本金再投資將永遠持續下去、成為另類的「債務貨幣化」。
Lane表示,ECB不知道未來的利率走向,因為ECB不清楚未來3年、5年或10年的通貨膨脹率將落在哪個水準。他說,ECB依法不能進行債務貨幣化。
英國金融時報編輯部4月7日發表專文指出,根據央行的說法,依據量化寬鬆(QE)計畫所進行的資產採購只是暫時的、意味著新創造出來的貨幣未來將會自經濟活動中抽離。然而,央行未來的決策者不見得會遵守承諾、可能會讓這筆資產永久性地留在資產負債表上。因此,目前討論的重心應該擺在、直接貨幣融資能否透過立場超然的央行與民選官員有序執行。
義大利裔ECB前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3月2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文指出,更高的公共債務水準將成為經濟的永久特徵、並將伴隨著民間債務的打消。
所謂的赤字貨幣融資,就是央行利用憑空創造出來的貨幣去買政府公債而且事後也無需賣出,等同於給財政部一張空白支票。
德國媒體《世界報(Die Welt)》金融版資深編輯Holger Zschaepitz 6月9日推文指出,ECB總資產規模在最近一週增加593億歐元(4月以來最高增額)至破紀錄的5.66兆歐元,ECB資產負債表現在相當於歐元區GDP(國內生產總值)的47.5%。
作為對照,聯準會(FED)資產負債表規模佔美國GDP的33%,日本央行(BOJ)資產負債表規模佔日本GDP的117%。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