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礦爭議,台、亞泥董座:台灣不該停採水泥
MoneyDJ新聞 2017-06-29 09:00:25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近兩日(27、28日)台灣水泥業大廠亞泥(1102)、台泥(1101)分別召開了股東常會,由於近期亞泥礦山的空拍圖,引發外界抗議水泥業開礦執照核發問題、以及台灣是否應該繼續開山挖礦的爭論,相關的議題也成為兩大廠股東會的焦點。亞泥董事長徐旭東強調,亞泥不會做違法的事,未來也會依循法令規定。而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見附圖)則表示,台灣需要水泥業,工業和環保不應該是對立,即便發展其他能源,像綠能、風電,也都需要水泥,「為了國家好,不應該把產業殺掉」。
面對外界的指責,徐旭東親自在股東會上對外說明,強調「環保是亞泥原生DNA」,亞泥40多年前響應政府產業東移政策設立花蓮廠,當時並無太魯閣國家公園,而後亞泥為愛護環境,主動將劃入國家公園的礦區刪減,亞泥礦區不在國家公園內。
他也表示,因應時空環境變遷,「礦業法」將進行修法,亞泥都將遵循法令的規定,照法律走。
對於已故導演齊柏林指稱,亞泥礦山越挖面積越大,徐旭東則說明,「越挖越深」是先進環保工法;亞泥礦場採用的,是國際間已紛紛採用、較先進環保的內凹式工法:向下挖而不向旁挖,減少公路上的視覺裸露面、降低景觀衝擊,同時能發揮水土保持蓄洪功能,在瞬間暴雨時,將雨水收集蓄洪,減緩雨水沖蝕力。外界所謂的「天坑」,是對開採工法不了解所致。
至於外界批評亞泥採礦以低價外銷,徐旭東強調,「水泥外銷」僅是產能調節用。水泥是國家及民生建設的基礎工業,道路、橋樑、防洪等都需要水泥,各國平均自給率約在85%,如完全依賴進口,則水泥供應、品質及價格均會受制於人,對經濟及建設極為不利。亞泥供應國內建設需求為主,外銷僅為調節產能,未來根據政府政策規劃,會減少外銷比例。
而日前徐旭東曾有開挖的部份養魚說,對此,他表示,未來亞泥礦區將回歸自然,一定會還美好於山林,原生植物園、地質博物館、生態湖泊等多元化利用均是選項。他並舉加拿大舉世聞名的布查特花園為例,該花園即為礦山開採後植生復舊而成,園中花草、魚池處處美景,每年造訪人數超過100萬,於2004年被選入加拿大國家歷史遺跡。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則說,每個人每一天都擺脫不了水泥,水泥是最環保的建材,耐用性也最高,可以達到2千年,同時,水泥的原料石灰石也是世界上資源最豐沛的礦產。
面對外界對於礦山被挖得滿目瘡痍,張安平也直言,地球從6億人口到70億,水泥是生活必需的,重點是水泥業要做到「後期恢復」,以及「將損害降到最少」,他並表示,台泥在花蓮的舊礦山,就已經恢復原來的樣貌了。
張安平強調,一個國家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淘汰水泥業,工業和環保不應該是對立的,現在人類也不可能回去100萬人口的時代,所以應該要思考如何讓70幾億人口繼續生活下去,又不讓地球惡化,產業界要做改變,要符合相關環境長期評估,周遭民眾的知情同意,以及關礦計劃的確切落實。
他也表示,台灣不應該進口水泥,因為台灣水泥業的生產效益、競爭力,絕對是全世界前10%強的,進口水泥造成的碳足跡,絕對遠超過自己生產,對地球環境更不利。
張安平說,他不反對水泥業要有政策環評,開礦要環評,但對於外界爭論開礦年限問題,他認為問題不在時間長短,而是開礦期間是否嚴格遵守各項要求,爭吵開礦年限是本末倒置,管理好礦場才更重要。
張安平強調,台灣水泥業應該升級,台泥也正積極發展綠色產業,水泥窯可以幫忙處理家庭、事業廢棄物,並且完全分散戴奧辛,並能做碳捕捉,回收水泥等,所以水泥業除能貢獻經濟,也能保護環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