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的意義變調...最初辦謝師宴的目的是什麼?
又到了一批學子即將畢業的季節,許多學生都會舉辦謝師宴,對此,政大副教授劉宏恩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不知道謝師宴時會不會又有很多學生自己約好他們方便的時間再「通知」老師出席,而且不僅沒有準備任何節目,還讓老師娛樂學生,把原本辦謝師宴的初衷扭曲了。 謝師宴最早是起源於西周時期尊老敬長的「鄉飲酒禮」,目的是讓大家有尊老敬長的概念,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懂得尊長敬老就能形成良好的風俗教育,社會有了好的風教,國家也就會安定了。 慢慢演變到現代,在中學及大學的畢業生會邀請老師來謝師宴,除了傳統的謝師意義之外,還代表了同學們將各奔東西的離別情緒,所以有些人認為這也算是畢業聚餐。 感謝老師多年的教悔,許多人會用心準備節目表演、遊戲互動等,讓老師和同學之間留下美好的回憶,但是這個風氣漸漸變成以物質去表達感謝,讓不少人會在這一天盛裝出席,似乎讓謝師宴變成了一個可以用金錢去衡量並且相互較量的場合。 許多老師可能會對此感到很寒心,因為謝師宴的本質就是感謝老師的教導,學生應該藉此機會對老師表達出感謝之意,但許多人在潛意識裡似乎把自己當成了主角,謝師宴竟變調成了畢業趴。 這樣反客為主的現象讓許多老師無比感慨,其實如果要感謝老師,一句話、一張卡片,只要心意十足絕對不會比花大錢請老師吃飯來得差,如果硬把大家聚在一起卻貌合神離,讓老師感受不到尊重與謝意,那還不如不要辦,搞得大家都很尷尬。 (首圖為示意圖) (本文由 Knowing 授權轉載)
分類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