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調:陸首季L2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新車滲透率逾23%
MoneyDJ新聞 2022-05-12 15:02:31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IDC中國表示,乘用車的自動駕駛呈現形式以駕駛協助工具為主,具有明確的運行設計域,實現的功能包括縱向的全速自我調整巡航、橫向的車道保持、低速場景的自動停車等。根據IDC《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市場數據追蹤報告》顯示,今(2022)年第一季L2級自動駕駛在乘用車市場的新車滲透率達23.2%,整個市場處於L2向L3發展的階段。
在傳統汽車分散式電子電器架構之下,不同的功能分別由單獨的ECU控制,不同的駕駛協助工具相互之間獨立運行;但因為不同功能間的運行設計域存在重疊,橫向和縱向的控制能夠在一定條件下同時實現,拼接成較為複雜的駕駛協助工具,也就是自動駕駛分級中規定的L2級自動駕駛;這是現今乘用車市場上大多數L2級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駕駛協助工具的現狀。
而L3階段要求汽車在一定條件下持續執行全部的自動駕駛任務,這不僅要求車輛在簡單任務中實現條件反射式的控制,還需要車輛針對超車、變道、轉彎等更高維度的決策做出判斷。這需要車輛統籌規劃各個感測器接收到的信息,並對駕駛輔助相關的所有功能實現統一調配,因而車輛需要在底層架構上對駕駛輔助域實現集中控制。
基於這些新的需求,市場上一些設計上較為激進的車型在設計之初即直接使用了域控制架構,抑或是更加一步到位的整車集中式架構;而較為保守的思路則是在駕駛輔助域整合歷史中累積起來的一個個微控制單元。IDC報告顯示,現如今市場上的L2級自動駕駛乘用車中,有21.4%透過主控晶片對駕駛輔助域實現集中控制,或者在整車實現集中度更高的控制。
IDC預測,隨著新的電動車型市占率不斷提升,以及域控制電子電器架構在傳統車企的部署,駕駛輔助域實現集中控制的車型比例會在未來3年內快速攀升,以支持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2018年以來即不斷有新聞宣布市場上的頭部車企與互聯網大廠或AI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但由於整車研發週期較長,截至目前在市場上實現落實的車型較少,未來3年也將是相應車型集中落實的時間點。
IDC中國智慧汽車領域研究經理王博指出,自動駕駛時代消費者評價汽車的視角將有所轉化,過去是從駕駛者的視角評價汽車,而在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實現落實後,此一視角將逐漸轉化為從乘客的視角評價「駕駛者」與汽車,「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即將全面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