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5-03-02 14:15:26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華爾街日報3月1日引述彭博社(Bloomberg LP)統計數據報導,今年前兩個月(截至2月26日為止)機構投資人總計淨買進320億美元的全球債券ETF、創2002年以來最佳開年進帳紀錄。以貝萊德(BlackRock Inc.)iShares為例,今年前八週固定收益ETF淨流入的200億美元當中,超過半數是來自保險公司、捐贈基金等機構投資人。Cantor Fitzgerald & Co.全球ETF行銷共同負責人Reginald Browne指出,今年2月資金明顯自產業股票型基金轉移至固定收益ETF。
美國銀行業依照規定必須降低曝險部位,導致美國公司債交易流動性日益惡化,迫使法人轉進債券ETF。研究機構Tabb Group統計顯示,債券ETF檔數從2008年的62檔跳增至目前的260檔。由新「債券天王(King of Bonds)」Jeffrey Gundlach所經營的DoubleLine Capital LP上個月才與道富(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聯手推出首檔債券ETF。債券ETF交易的日益熱絡讓公債信用違約交換合約(CDS)市場轉趨冷清,Markit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美國每天平均成交金額僅達53億美元、遠低於一年前的85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James Mackintosh 2月26日指出,Thomson Reuters數據顯示,如果同樣以排除房租不計的方式來計算,歐美兩地目前皆陷入通縮,美國現在的消費者物價降幅(意即:通貨緊縮)實際上是比歐元區還要來得嚴重,就跟2008-09年情況相當類似。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Dan Gallagher去年10月在第81屆市場結構研討年會上指出,債券(包括企業債)市場交易不夠透明、散戶並不了解規模高達11.2兆美元的企業債市場。他也對所謂的「流動性懸崖」現象表達憂心,指稱當龐大賣壓湧現時市場幾乎找不到理性參與者。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Gillian Tett去年10月指出,在過去,大型投資銀行因擁有龐大的有價證券部位、因此可以扮演造市者的角色;2008年以來銀行業部位已減少30-80%,進而使得市場少了許多緩衝空間。換言之,信貸市場若突然出現吃緊、共同基金、ETF以及一般投資人可能會找不到願意買下他們手中債券的買家。
由JP摩根、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等14家重量級金融界代表所組成的美國財政部借款諮詢委員會(Treasury Borrowing Advisory Committee;TBAC)早在2013年7月就已提出警告,伏克爾法則等相關法令規定可能會令美國公債市場在最需要流動性的時候喪失資金動能。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