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3-24 11:35:27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普氏能源資訊報導,大宗商品貿易商托克公司(Trafigura)執行長魏爾(Jeremy Weir)3月22日表示,政府以及監管機構可能需要介入以避免金屬市場的短缺,包括財政激勵措施,或是在不降低環保要求的情況下縮短採礦許可的審查期間。魏爾表示,許多金屬生產都面臨相同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前最熱門的電池金屬。
魏爾表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近期的震盪就是金屬市場緊張的一個縮影,稱LME可供交割的鎳只佔市場的30%。LME期鎳3月8日飆漲一倍至超過每噸10萬美元,LME被迫暫停交易並宣布當日交易無效,鎳價上週三恢復交易以來仍表現震盪,連續4個交易日跌停,但23日則又以漲停15%作收,因俄烏戰爭以及能源價格上漲加劇供應擔憂。
魏爾表示,全球經濟朝向綠色能源的轉型近年來持續帶動金屬需求的增長,這也使得金屬的庫存持續下滑,根據世界金屬統計局的報告,2021年,銅鋁鋅鎳等金屬都已經出現供給短缺。而在俄烏戰爭開打之後,金屬市場的供應擔憂又更為加劇。
魏爾指出,能源轉型的金屬密集程度是相當可觀的,包括電動車的銅用量是傳統汽車的6倍之多,太陽能發電以及風力發電的金屬需求也是燃煤發電廠的6倍,甚至在建築領域,為了達到能源的轉型,也需要用到更多的鋅、鋁以及鋼鐵等。
魏爾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金屬生產國,中國大陸已經在限制金屬產能的擴張,希望藉此減少碳排放量,這也令金屬的供應受限。而在歐洲,近期的電價高漲則是迫使許多生產商減產或關閉產能,包括托克公司本身也將歐洲的鋅生產減產約30%,因每百萬瓦時超過200歐元的電價令生產遭遇嚴重的虧損。
國際銅研究組織報告表示,2021年,全球精煉銅市場供給短缺4.2萬噸,但2022以及2023年則預估將分別過剩32.8萬噸以及49.6萬噸。國際鎳研究組織報告則稱,2020年鎳市供給過剩10.7萬噸,2021年供給短缺13.4萬噸,2022年則將供給過剩7.6萬噸。國際鉛鋅研究組織報告表示,2022年1月,全球精煉鉛市場供給短缺1.5萬噸,精煉鋅市場供給短缺2.8萬噸。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