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虹橋”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交通、產業、空間、結構、佈局等多層次。“大虹橋”空間範圍確定為虹橋綜合樞紐10公里圈的商務產業相對聚集的範圍,重點包括長寧區全部以及華漕鎮、徐涇鎮、九亭鎮、七寶鎮、虹橋鎮、新涇鎮、江橋鎮、長風街道等區域。“大虹橋”將成為上海“後世博”階段重要的經濟亮點,上海將形成東有“大浦東”,西有“大虹橋”的“雙引擎”格局。
大虹橋概念是在2009年9月時開始正式提出的,而所謂“大虹橋”的由來是經鍋一段歲月的變遷後逐漸形成的。
“虹橋”是上海市閔行區下轄的一個鎮,1921 年上海虹橋機場的通航與1983年時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讓虹橋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集聚區。上海為緊密地加強與長三角其他城市的聯繫,構建世界級國際大都市,上海市領導於2005 年3 月7 日提出了在虹橋機場西側發展綜合交通樞紐的構想,並且在2005 年5 月14 日鐵道部、上海市領導會議,將原規劃七寶鐵路客站向北移,建設一個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啟動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的規劃工作。2006 年3 月24 日市府會議中,成立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專案指揮部,負責該專案的推進。2006 年7 月,上海申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設立,負責所有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除機場內部)的開發建設,虹橋機場內部規劃與實施則交由機場集團負責,並按照“今年年底主體工程全面開工,2009 年底工程竣工,2010年世博會前投入使用”的工程建設總目標實施。
由此可知,“大虹橋”的前身叫“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目標就是在上海西部建成一個由高速鐵路、城際和城市軌道交通、公共汽車、計程車及航空港緊密銜接的現代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2009 年9 月23 日“大虹橋”的具體規劃首次對外公佈,從公布的內容中可明確的了解,地理上,“大虹橋”涉及到閔行、長寧、青浦、嘉定四個區內約86 平方公里的面積,且由內到外以此劃分為商務區核心區(1.4 平方公里)、商務區(26.3 平方公里)和商務功能拓展區(60平方公里);功能上,除了原來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還新增了會展中心、商業中心、國際商務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的戰略定位。
而根據目前規劃,虹橋商務區26.3平方公里的總體佈局是“一環、兩軸、三核、五區”:
一環,指週邊由公共綠地、防護綠地、河流水域等形成的生態綠環,是虹橋商務區生態品質的保障。
兩軸,指東西向空間發展軸和南北向空間發展軸,為這一區域發展的基本構架。
三核,指由東西向空間發展軸串聯的三個重要功能核心。其中,交通功能核心由虹橋機場西航站樓、鐵路虹橋站、軌道交通、公交巴士站和地下停車庫等構成的樞紐功能綜合體,是虹橋商務區最重要的功能構成要素和服務長三角的動力之源;商務功能核心則位於交通功能核心西側,主要佈局與樞紐功能密切相關、服務輻射長三角的商務辦公、文化、交流功能,是虹橋商務區建設的活力之源;機場東片核心是指虹橋機場航站樓及周邊商業、商務、行政辦公等形成的片區功能核心,帶動機場東片的改造和更新,完善加強樞紐服務功能。
五區,指按照功能佈局形成的核心區、虹橋機場、北片區、南片區、東片區等五個不同功能板塊
從短期來看,大虹橋概念將對長三角地區的建築建材,以及房地產開發類的上市公司有較多的機會,但中長期而言,將有助於地域內各城市的經濟發展,大虹橋對於包括杭州,嘉興,蘇州和寧波在內的物流、運輸、商貿零售與工商業發展等等都會有相當的推升力量。
2011年4月,根據市規劃局網站公布的《上海市虹橋商務區規劃公眾參與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此次優化將對相關的青浦、閔行、嘉定、長寧四個區的功能定位做進一步深化。交通方面,除了虹橋樞紐外,結合軌道線網,還將在虹橋樞紐外圍形成5個主要換乘樞紐。《草案》初步確定,虹橋商務區常住人口為53萬左右,提供就業崗位64萬左右。
根據此項《草案》,86.6平方公里的虹橋商務區中包括主功能區(27.3平方公里)和主功能拓展區(59.3平方公里)。
主功能區:東至環西一大道,西至現狀鐵路外環線—諸光路,南至滬青平高速公路,北至北翟高架路,核心功能是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商務貿易,形成面向長三角的商務中心;依托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總部辦公、商業貿易、現代商務等。
主功能拓展區:由主功能區向西至嘉金高速公路,向北至滬寧高速公路,主要承擔虹橋商務區的生活配套、交通保障、產業延伸和環境支撐功能,發展醫療、教育、居住研發、商務辦公等,成為商務區功能的重要支撐;強化虹橋商務區的輻射、帶動和品牌效應,加強周邊區域功能、產業和基礎設施的協調銜接。
結合商務區的功能布局和配套要求,將重點強化公共服務、居住和環境建設,形成“五片、三軸、兩廊”的空間布局。其中“五片”為徐涇南、徐涇北、華漕、閔北和江橋;“三軸”指三條交通和功能發展軸,包括東西向的交通和功能發展軸,主功能區南北向軌道交通走廊(金園路—核心區—七莘路)和拓展區南北向公共交通走廊(聯友路—金豐路—諸光路);“兩廊”則是指兩條生態景觀走廊,分別為沿蘇州河形成的景觀休閑走廊和沿嘉閔高架形成的生態綠化走廊。
此外,還規劃構建“四橫三縱”高速路與“五橫四縱”主干路網絡以及“兩縱三橫”城市軌道網絡。規劃考慮南北向除17號線連接樞紐外,拓展區沿聯友路—諸光路新增大運量公共交通,東西向2、10、20號線連接到樞紐,2號線建議向西延伸1-2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