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指標通常與 MACD指標搭配使用, MACD適合作波段確認之用,而KD則較適合短線研判買賣點之用。兩者搭配使用,可收截長補短之效,使投資人對行情有較完整的認識。
KD指標的計算法, 第一步所算出的「未成熟隨機值」,類似修正OBV觀念中的支撐與壓力, 此部份請參考修正OBV指標的介紹。 第二步則是將算出的隨機值,以類似MACD理論中的指數平滑法求其平均值,用來追踪其趨勢。所以KD指標的理論簡言之,可以說它是一個「指數平滑後的下檔支撐指標」。
計算KD指標的第一步,先求出未成熟隨機值 ( Raw Stochastic Value,簡寫為RSV), 其公式如下:
第N天收盤價 - 最近N日內最低價
RSV = ---------------------------------------------------- x 100
最近N日內最高價 - 最近N日內最低價
一般N取9天,這個計算公式乍看起來並不難理解,但實際上卻不容易真正領會。以下的說明方式會幫助讀者真正理解其意義。
圖1為一普通K線圖,圖2是將圖1稍為加工後的圖形,兩者有何差異? 原來在任何一天的K線, 都找出從當天往前數九天內的最高價與最低價,把它當成當天K線的最高價與最低價,因此每天K線的上影線與下影線都變長了。
因此RSV公式的分母部份已經找到了,從當日K線上影線最上端部份,到下影線的最下部份的長度,就是RSV公式的分母部份。而其分子部份,就是收盤價位置到最低價位置的長度。
原來整個RSV公式所代表的,與修正OBV公式中股價的「支撐」觀念,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兩者之不同僅在於修正OBV取當日的高低價,而KD線取9天內高低價而已。
了解此點之後,就會了解RSV本身就可以當作是一個技術指標,圖3的下半部就是每日的RSV值。 由圖中可知, RSV等於0時,表示當天收盤價是9天內最低價,而當RSV等於100時,當天收盤價是9天內最高價。如果RSV等於50,則表示收盤價在高低價的中間。有一個技術指標叫作「威廉指標」,其實就是RSV值的倒數,也就是將RSV值公式中的分子分母相互對調而已,這其實是多此一舉,因為RSV值本身就可以當作一個技術指標了,而且100是高點,0是低點,與一般人的習慣相同,威廉指標還要倒著看,反而不自然。
求出RSV之後,再將之進一步加工,就是平常用的KD指標,其公式如下:
Kt = ( 1-1/N ) Kt-ı + ( 1 / N ) RSVt (公式1)
Dt = ( 1-1/N) Dt-ı + ( 1 / N ) Kt (公式2)
其中t為當日值, t-ı 為前一日值。這兩個公式是MACD之外另一種「指數平滑法」的「加權移動平均」計算法。如果公式1中RSVt的係數用1而不是以1/3代入的話,則其結果就是RSV值本身。即如圖3所示的一樣。
為了進一步瞭解公式1與公式2所代表的真正意義,我們採用附表1所示的「無限代入法」,來解開這一謎題。表1中最後得到的結果是,Kt是一個RSV值的「加權」移動平均,最後一天的RSV值權數最大為0.333,依次往前遞減。這與MACD理論中求EMA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此一公式的第一個數值 (0.666)ⁿ Kt-n ,隨著 n 值愈大則愈趨近於0。
至於Dt = ⅔ Dt-ı + ⅓ Kt 這一部份的計算方法則相同,請讀者自行計算。
為了讓大家熟悉KD線的計算方法,舉實際例子如附表2所示,第1至3欄為各日的最高價、最低價與收盤價,第4欄為九日內的最高價,第5欄為九日內的最低價。將3至5欄的資料代入公式1,即可得到第6欄的RSVt值。在求第一個K值與 D值時,由於沒有前一期的K值與D值,所以都以50代入。之後隨著樣本的擴大,就會很快的平滑化而沒有誤差。第9欄的K-D值表示這兩條線交叉與否,若連續正值之後出現第一個負值,表示K值向下跌破D值,為賣出訊號。反之,若一連串負值之後出現一個正值,表示K值往上突破D值,為買進訊號。
圖2中的下半圖即為K線與D線,但哪一條是K線,哪一條是D線? 顯然波動較大的是K線,波動較小的是D線,標示B的為買點,標示S的為賣點。一般KD在80以上向下交叉為賣出點,在KD值在20以下向上交叉為買進點。
如果將公式1中的RSV的係數參數改為0,則KD線會變成如圖4所示, 兩條線重疊只剩下一條水平線。
KD線本身是一個檢定短期「支撐」變動趨勢的指標,不太適合作為長期趨勢的觀察指標。不論對RSV取的天數是一般的9天,或是更長的20日或是60日,在股價持續漲升或下跌之時,都是很容易鈍化的,例如圖5就顯示出不論是在高檔或低檔,都很容易鈍化的事實。
➤KD指標在外匯與差價合約中也是重要的技術分析指標之一。有關如何運用於外匯交易,可以閱讀KD指標運用於外匯交易的策略解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