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指標的原文是Accumulation/Distribution Oscillator,直譯為「聚散擺盪」指標。它的計算公式如下:
ADO=( BP + SP ) / ( 2 * ( 最高價 - 最低價 ) ) * 100
其中 BP = 最高價-開盤價; SP=收盤盤-最低價
算出ADO指標值之後,再求算其N日的簡單平均值,接著求算其簡單平均值的三日KD式平滑平均值ADOexp,接著再對ADOexp求其KD式三日平滑平均值即可。附表1即為其計算範例。
這個ADO公式看起來非常簡單,一點都不複雜,但卻有深意。用附圖1的圖形就可以清楚看出其設計的原意。公式的分子部份用BP 加SP,就是要特別強調其每根K棒的實體部份。假如今天是收一根帶上下影線都有的「陽線」,因為陽線是收盤高於開盤,所以BP部份會包括陽線的實體部份,SP部份也會包括實體部份,也就是實體線會被計算兩次,所以BP+SP的值就會比較大。然而如果今天是收一根帶上下影線的「陰線」,因為陰線是收盤低於開盤,所以BP與SP兩部份都不會包括K線的實體部份,所以BP+SP的值就會比較小。而分母部份為當日的最高價減去最低價的價差,再乘以2。
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明瞭ADO指標何以要這樣設計的原因了。從附圖1可以看出,如果K棒是一根不帶任何上下影線的陽線,那麼它的ADO值就會是100,如果是一根不帶任何上下影線的陰線,那麼它的ADO值就會是0,這點可由圖中的紅色線所指的K線與其ADO值看出。只要這根K棒有帶一點點的上影線或下影線,那麼它的ADO值就不會是0或100,這可由圖中的綠色線所指的K棒及其指標值看出。這個ADO指標值類似RSI,是在0與100之間擺盪。
所以這個指標的意義是陽線的實體部份出現的愈多,則其指標值將愈趨近100;陰線的實體部份出現的愈多,則其指標值愈接近0。
這個指標的研判方式有二:其一的短線看法,是其圖中的兩條線形成的向上黃金交叉或向下死亡交叉來界定其買賣點,但其買賣點出現的次數較多,不免會有錯誤的雜訊出現。其二的較為長線的看法,是利用該指標值是否突破50或跌破50來界定其多空的買賣的,圖2的紅線為買點,而線線為賣點。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