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又稱海水脫鹽,是指一種水處理技術,利用能源將鹽水分離成兩部份,一部份為含極低的淡水,另一部份則為含高鹽量之鹵水,藉此達到淡化的目的。海水淡化主要用在農業用水及提供飲用水,對於一些缺水的國家,還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迄今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採用海水或苦鹹水淡化技術取得淡水。
海水淡化在中東地區最為普遍,如沙特、以色列等中東國家70%的淡水資源均來自海水淡化,美國、日本、西班牙等發達國家也競相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全球海水淡化規模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成長,成為解決水危機的主要途徑。據聯合國2008年公佈的數據,全球超過10億人口居住在水資源稀缺地區,預計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場將有近950億美元的商機。
以色列是全球海水淡化規模最大、技術最好的國家,擁有3座大型反滲透海水淡化廠,年產淡水2.3億立方米,全國供水達50%。其中,2010年5月投入使用的哈代拉海水淡化廠年產淡水量達到1.27億立方米,為現有世界最大反滲透海水淡化廠。根據以色列政府規劃,包括索雷科海水淡化廠在內,2013年前將建設兩座大型海水淡化廠。全部工程完成後,海水淡化將滿足全國80%的水資源需求。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1260座海水淡化廠,每日產水量近700萬噸,其海水淡化廠數量為全球第二名,但每日產水量為全球第一。
天津是中國大陸較早實施海水淡化的地區之一,擁有153公里海岸線,又是北方最大的工業城市,因此海水淡化與海水綜合利用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其技術在國內領先,迄2010年,天津每年的海水淡化能力達到500萬噸,在建項目海水淡化能力達到6,000萬噸,直接利用海水14億噸。
另外,全國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青島百發海水淡化項目正加快建設,計劃2011年底建成試運行,淡水產能達到每日10萬噸,淡化的水源將直接輸送到自來水市政管網供市民飲用。青島市區現在日消耗淡水量平均在60萬噸,項目建成後可以為城市提供近六分之一的日耗水量,可為50萬青島市民提供每天的生活用水。
據統計,迄2010年初,大陸已建和即將建成的工程累計海水淡化能力約為每日60萬噸,其中天津約為每日20萬噸,佔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青島海水淡化能力若達到每日25萬噸,將直追天津成為國內重要海水淡化產業基地。
海水淡化技術,主要可分為蒸發法和薄膜法兩大類。蒸發法又包括多效蒸發法、多級閃化法和蒸氣壓縮法3種,薄膜法主要有逆滲透法和電透析法兩種。目前全世界海水淡化方法的應用以逆滲透法排名第一,多級閃化法第二名,電透析法占第三名,因此逆滲透法和多級閃化法是海水淡化領域的主流方法。
主要幾項處理技術:
(1)多級閃化:運用蒸餾的原理,在液體達到沸點時將溶液中的水轉變成蒸汽,而與溶解於溶液中的鹽份分離。閃化以減壓方式降低液體沸點,並產生蒸汽,使蒸汽冷凝後即可製得淡水。其製程包含兩個系統,分別為加熱區及閃化區。(能源需求:蒸汽及電能)
(2)蒸汽壓縮技:主要透過導管內的鹽水所產生的蒸汽不被立即單獨冷凝,而是經過壓縮機壓縮至外殼測,讓蒸汽凝結在導管上,同時放出潛熱而蒸發更多的鹽水。能源需求: MVC(電能)、TVC (電能及蒸汽)
(3)多效蒸餾法:利用高溫蒸氣和海水的溫差進行熱交換後,使受熱沸騰而蒸發的海水冷凝並收集而得的淡水。(能源需求:蒸汽及電能)
(4)逆滲透法:利用海水滲透壓的原理,把海水經高壓水泵加壓處理,產生大於滲透壓的壓力,使淡水透過透膜而反滲出來,濃鹽水則由另一端排放出去。(能源需求:電能)
(5)電透析法:利用電力驅動海水中之電解質透過聚陰陽離子選擇性透過薄膜,以達濃縮/淡化溶液之方法,其溶液中離子濃度愈高,所需耗電力愈高。(能源需求:電能)
海水淡化的缺點:
(一)能耗成本:海水淡化的能量損耗是直接決定成本高低的關鍵。所有的淡化製程都需要消耗電能,而多級閃化法和多效蒸發法除了需要電能之外,還需要蒸氣。逆滲透法和蒸氣壓縮法平均耗電量較高,驅動高壓泵的電能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蒸發法為了降低能耗,必須提高造水率,提高造水率就必須增加級數或效數,降低能耗的代價就是增加投資費用。因此設計的造水率有最佳的範圍,必須在造水率和投資費用之間進行適當化設計,才可降低成本。長遠來看,發展大型海水淡化與核能發電結合較為有利。
(二)資源消耗:海水淡化發展所需的工程材料中,以金屬消耗量最大,例如以一台日產3萬噸的蒸餾裝置而言,金屬耗量近2000噸,其中約1/5為有色金屬,而1000萬噸/日的淡化水生產規模,每年消耗煤量達500~1000萬噸,資源將不堪重負。
(三)海洋環境污染:海水淡化所排出的大量濃鹽水,含鹽量一般是海水的兩倍,且溫度高於海水,通常直接排入海洋中。因此廢海水中的熱能會使局部海域水溫升高,導致某些浮游生物急遽繁殖和高度密集,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海水水溫的升高還會使海水中的溶氧量降低,影響生物的新陳代謝,甚至使生物群落發生改變,破壞海洋生物的棲息環境。此外,蒸發法淡化廠易於腐蝕,可能會把一些重金屬,例如銅,排入廢液。逆滲透法方面,則需要用化學品作預處理和清潔薄膜,這些化學品最後也成為廢液。
由於第二代「逆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的成熟,當今海水淡化的成本已逐漸降到可以商業化的水平。以2008年的技術開發程度為例:以色列海水淡化的成本,已降到生產每立方公尺淡水為0.53美元,新加坡更降到每立方公尺0.49美元。
第三代海水淡化技術於2009年間,在加拿大的渥太華大學開發成功,目前正整理申請專利中。據稱該技術可將現有海水淡化的效率提昇六至七倍;另外美國國科會和通用公司也正投入大量資金從事類似研究;今後海水淡化成本可以降到何種程度,尚難推測,但是生產每立方公尺淡水低於0.3美元或10元台幣的可能性,五年內很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