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債市–利多紛傳 美股週線報喜收紅
上週美股在金融股財報優於預期,政府又允諾積極挹注於傳出財務危機的二房,美國股市因而週線收紅。道瓊工業指數上漲3.5%,收在11496點;史坦普五百指數上漲1.7%,收在1260點;而那斯達克指數則上漲1.95%%,以2282點坐收。
上週市場關心的焦點依舊是在房屋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過去一年,由於房市下跌,抵押貸款違約率增高,兩房的財務缺口日益增大;Fannie Mae和Freddie Mac持有或擔保著大約5.2兆美元的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幾乎佔目前已發行抵押貸款總額的半數,兩家公司的財務危機使信用等級接近美國國債的債券,出現殖利率大幅上升的危險局面,也在上週造成金融市場再起波瀾。
美國政府和聯準會已聯袂推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紓緩房貸與金融市場的緊張氣氛。財政政策方面,財政部除了向國會提出申請,要求暫時提高這兩家公司在財政部的長期信用額度之外;還表示將尋求在必要的情況下收購兩家公司股權的權力,以確保二者有充足的資金繼續為房屋抵押貸款提供穩定的資金流入;貨幣政策方面,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也向二房提供貸款,讓這兩家公司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聯準會的貼現窗口,從而在面臨短期資金週轉問題時獲得支持。美國證管會計畫禁止手中未真正持有這兩家股票的交易放空。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上週表示,美國經濟目前面臨諸多困難,且強調通貨膨脹的風險;而對於信用危機,柏南克則表示擔心銀行信用緊縮,更甚於銀行破產。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六月零售銷售月增率從五月的0.8%下降至0.1%,低於預期,但是不含汽車的消費月增率仍有0.8%,顯示退稅政策對小額消費仍有助益。供應商罷工結束使美國汽車及其零組件增加,激勵6月工業生產增0.5%,增幅高於預估值。由於油價的推升,美國六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率達1.8%,高於預期,但是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6月月增率,低於市場預期,目前美國物價上漲程度仍侷限在油糧部分。六月新屋開工意外增加9.1%至年率106.6萬棟,高於上月修正值97.7萬棟,為房市帶來利多。
上週第二季企業季報陸續公布,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和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財報不如預期,但富國銀行、花旗集團(Citigroup)及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第二季淨損比預期低,減輕市場對金融機構財務虧損可能繼續惡化的憂慮。
美國債市方面,上週十年期長債殖利率走升9個基點:上個月利率決策會議紀錄出爐,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指出在景氣下滑風險增加的同時,通膨上升風險已經加大,加上六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增長1.1%,創2005年以來最大單月增幅,加上美股續漲,公債債券價格自週三起連續三天走跌。惠譽信評調降200多檔由美國銀行發行的市政債券評等,使多數市政債券被降一級至「AA」級,也壓抑市政債券價格。
二房若是倒閉,不僅銀行體系將缺乏資金承作新貸款,且全美一半的抵押貸款將變成無擔保,風險度勢必飆高,因此房利美和房地美有其因素支持兩大房貸公司不能倒閉。上週四信評公司惠譽(Fitch)確認二房的長期發行違約評等仍維持AAA等級,提振投資人對金融股的信心。預估二房風波應只是一時信心危機,不致對經濟造成長遠影響的情況下,未來股市也將逐漸回歸基本面。
歐洲股市–國際油價下跌 歐股強勁彈升
由於國際油價連續第四天走低,汽車和航空類股帶領大盤走高,歐洲股價指數上週後三個交易日連續三天上揚,使歐股上週收漲,並成為自5月起的七週來第一次週線上漲,總計MSCI歐洲指數一週上漲3.05%。
經濟數據方面,德國上週公佈6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6.7%,創下26年來最大增幅,主要是能源價格激增,6月能源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17.9%;而歐元區整體通貨膨脹率在6月也創下4%的紀錄,為16年以來最大增幅;而非屬歐元區的英國6月份CPI較去年同期增加3.8%,超過5月份3.3%增幅,也超出分析師預期的3.6%,創下1997年5月份開始以來統計以來最高紀錄,歐洲地區持續高漲的通膨率讓市場認為未來歐洲央行仍有升息的空間。相對於通膨熾烈,經濟成長前景則讓人憂慮,歐元區5月工業生產月增率衰退0.6%,為3年以來首見負成長,主因是國外需求轉弱打擊歐洲出口貿易,而歐元升值的影響將逐漸顯現;此外,德國7月投資人信心創新低的-63.9,在通膨加速且利率走高下,歐洲這個最大經濟體的經濟成長前景減弱,讓歐元區經濟成長也表現不佳。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就預估歐元區第2季與第3季的經濟成長可能陷入停滯,但之後應可逐漸回歸「溫和」成長水準。
雖然國際油價短暫回跌,但歐洲的通膨現象一時難以緩解,未來仍將持續觀察消費者物價和生產者物價高漲對經濟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歐洲央行主席特里榭歷次發言顯示官方對通膨的持續關注,未來的貨幣政策將影響歐洲經濟成長和抑制通膨的能力。預估歐洲股市未來可能持續籠罩在通膨和次級房貸的陰影下,短期之內較難有爆發性成長。
日本股市– 維持利率不變 央行持續關注通膨
日本股市上週週線收黑,日經二二五指數下跌1.81%。由於糧價等原料材料價格高漲、消費低迷,及美國景氣趨緩造成對美出口走低,造成近其日本景氣前景調查悲觀。
美國房貸機構危機再度引發投資人對金融業信用問題的疑慮,加上日本三大銀行合計持有4.7兆日圓美國房貸機構發行的債券,在信心動盪之下,拖累三菱日聯、瑞穗金融等日本銀行類股下挫,是造成日本股市一週收黑的主要原因。
整體而言,日本民間消費能力開始因通膨壓力而減弱,然而企業表現靠著海外市場的強勁需求仍維持優異的水準。展望未來,日本雖仍擔心能源與商品價格可能抑制企業與消費者支出,然而日本央行維持自今年4月起擱置漸進升息的政策,在上週決策會議維持利率0.5%不變,可見政府仍是將政策操作集中於刺激經濟成長。
亞太股市–美房貸風暴再起 亞股受無謂波及
受到美國新一波次貸問題的衝擊,亞股上週走勢差強人意,雖然週四一度出現近一月以來的最大反彈,但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全週仍下滑3.18%,表現為所有新興市場中最差。其中泰股跌勢最重,一週滑落7.94%,印尼與台灣股市也都下跌近6%;越南及印度則是少數收漲的國家,單週分別揚升5.78%及1.23%。
菲律賓央行為了對抗來到14年高點的通膨,上週四將基準利率調高二碼至5.75%,增幅高於經濟學家預估的一碼;菲國是全球最大的稻米進口國,原油需求也完全仰賴進口,油糧價格高漲導致6月份通貨膨脹率竄升至11.4%,央行因而連續第2個月升息。此外,泰國亦藉由利率決策向市場宣示打擊通膨的決心,鑒於6月份CPI年增率創下8.9%的10年新高,央行上週三一如市場預期進行兩年以來首度升息,決議調高利率一碼至3.5%,並表示物價上揚的情況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未來須密切注意並及時反應。
除了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亞洲各國也紛紛積極地透過其他政策抑制通膨。由於香港政府去年財政盈餘充裕,特首曾蔭權提出十項為民紓困措施,預計將花費約110億港元,內容包括增發老人津貼與電費補貼、提供學童乘車優惠以及凍結一年內多項政府收費等,以切實改善基層及中產階級在高通膨下的生活品質。為了提振低迷的經濟,並紓緩因油價飆漲而增加的生活負擔,泰國總理公佈一項耗資14億美元、為期六個月的經濟振興計劃,希望透過減稅和提供低收入戶諸項民生減免,達到控制物價與挽救政府聲望的雙重目標。
南韓6月份失業率連續三個月維持於3.2%不變,然而商品價格高漲侵蝕企業毛利,輔以全球經濟成長減速拖累韓國出口,預期在未來數月間就業市場恐將趨緩。受到高油價與弱勢韓元的影響,南韓6月份進口物價較去年同期揚升49%,寫下逾10年來的最大漲幅紀錄;韓國財政部並指出,由於油價的落後效應,下半年通膨壓力仍大,為了避免預期物價上揚引發薪資調漲的惡性循環,除了藉由貨幣與流動性管制等總體經濟措施,政府也準備實施一系列跨部會的物價管制政策,全力降低民眾生活受到通膨的衝擊。
中國第二季實質GDP年比10.1%,略低於首季的10.6%與預期的10.3%;上半年經濟較去年同期成長10.4%,顯示景氣擴張稍顯降溫。中國6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繼續攀高,年增率自8.2%揚升至8.8%;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則自7.7%減緩至7.1%,累計1至6月CPI增幅達7.9%。中國外匯儲備餘額自2006年2月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後,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並於當年10月正式突破1兆美元;今年前六月外匯儲備增加2806億美元來到1.8088兆美元的水準,同比成長35.73%。
印度通膨續創13年以來新高,截至7月5日的印度當週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自前週的11.89%上升至11.91%,雖略低於分析師預估的12.05%,但這已是連續第21週,印度以躉售物價為基準的年化通貨膨脹率超過預設的5.5%目標上限,市場預期央行短期內可能必須再度調升利率。基於印度政府08~09年財政體質惡化,且發行大量公債以籌資未列在預算內的補助金,國際信評機構惠譽上週二將印度長期本國貨幣債信展望從穩定降至負面;標準普爾亦表達類似看法,認為印度財政健全度若因此下滑,將調降該國債信評等至垃圾等級。
上週美國兩大房貸公司傳出財務危機,讓市場對於持有大量由其發行的債券的亞洲銀行備感憂心;而在美國政府宣佈將力挺Fannie Mae與Freddie Mac後,穆迪也表示持有這兩家機構發行或擔保的有價證券之風險微乎其微,因而化解投資人對亞洲信用市場的疑慮。隨著國際股市持續向下修正,亞股近一季以來回檔幅度已達16%;預期在信貸風波告一段落帶動美股觸底走升,以及油價自歷史高點回落的激勵下,亞太股市投資氣氛可望轉趨樂觀,低接買盤也將陸續進場,有機會推升亞股展開一波強力反彈。
拉丁美洲與新興債–巴西上演罷工事件 秘魯獲得調升投資評等
受到巴西等主要國家罷工影響,拉美股市仍然震盪整理,雖然跌勢比前一週緩和許多,但佔指數權重達六成的巴西一週下跌0.26%,成為MSCI拉丁美洲指數一週下跌0.47%的主因。
企業消息方面,本週稍早,由於巴西國營石油公司在待遇和員工分紅問題上的歧異,巴西石油工會週一起展開為大罷工,此舉恐將使得巴西每日原油產量減少一半以上,雖然罷工行為在周五順利落幕,但雙方並未獲得共識,工會揚言在八月可能重新提起罷工,讓巴西國營石油公司股價自罷工事件以來下滑9%;另外,拉丁美洲最大鋼鐵廠–巴西的米納斯鋼鐵公司計劃於2011年興建完成1座新鋼鐵廠,在2012年計劃年產量將達約500萬噸,預期在新興市場對基礎建設的強勁需求下,鋼鐵公司將有優厚獲利。
經濟數據方面,巴西公佈2008年上半年通貨膨脹率創下2003年上半年以來最高記錄,主要因素仍為食品價格上漲,占整體通貨膨脹率上漲幅度之63%;此外,哥倫比亞公佈資料顯示,2008年4月哥國出口總值約33億美元,較2007年同期的24億美元增加約34.3%,主因是石油、煤、鎳鐵等傳統出口產品需求增加,拉抬哥國出口,其中又以美國為最主要出口國,約占37.5%;最後,鑒於秘魯積極減少外債且內需激勵經濟成長,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將祕魯的貨幣債信評等調升至投資級,為繼另外兩大信評機構穆迪和惠譽四月份調升秘魯評等後的又一次調升,顯示秘魯在財政及外債方面的品質相當良好。
次級房貸事件和通膨高漲成為影響全球股市表現的關鍵因素,縱然經濟成長強勁的拉丁美洲也不能免於影響,但巴西、墨西哥等新興國家仍有相當良好的基本面,且拉美各國都有豐富的原物料資源,可免除輸入型通貨膨漲之害,倘若未來全球股市回穩,拉美等新興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再度展現長多行情。
歐非中東股市–安然渡過信貸危機 股市止穩回升
全球金融市場上週劇烈震盪,歐非中東股市是所有新興區域市場中唯一上揚者,MSCI歐非中東指數單週小漲0.18%。各主要國家漲跌互見,俄羅斯與南非收低-1.47%與-0.45%;土耳其則呈現股匯齊揚的局面,股價指數一週勁揚8.4%,土耳其里拉亦走升2.87%。
截至7月14日的俄羅斯當週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揚至9.1%,相較於去年同期6.3%的水準,通膨問題明顯惡化。俄國工業生產成長出現減緩,6月份實質工業生產年比僅0.9%,遠低於前月的6.7%與預期的6%,且較5月份衰退1.4%,上半年工業生產累計成長5.8%。今年1至5月,俄國石油出口量較去年同期減少6.2%,上半年石油開採量同比減少0.6%;能源部長表示俄羅斯應致力於保持並提高石油開採量,總理普京亦指出,在政府減少能源產業稅收負擔後,石油開採企業每年約可額外獲得1400億盧布的收入,將有助於刺激石油公司資本投資,讓俄羅斯擺脫石油開採水平下滑的局面。
隨著人民財富累積、中產階級崛起,俄羅斯內需消費快速起飛,今年前六月轎車產量同比增加19%至72.4萬輛;上半年各大車廠銷售量均有兩位數成長,其中俄羅斯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伏爾加汽車上半年共銷售32.26萬輛汽車,年增率13%。此外,隨著經濟強勁成長,民間投資亦相當暢旺,並反映在對當地商辦大樓的需求上;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去年商辦租金大漲46%,成為全歐商辦租金僅次於大倫敦西區的地點。
受到國內政局動盪不安以及通膨居高不下的影響,土耳其6月份消費者信心滑落至75,不過就業市場表現尚稱平穩,4月份失業率為9.6%,低於3月份的10.7%。土耳其央行上週五召開利率決策會議,一如市場預期將利率上調兩碼至16.75%,會後紀錄依舊表露其對通膨的擔憂,尤其7月份恐將面臨電力價格調漲下的一次性效應。
波蘭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比自前月的4.4%上升至4.6%,月比則自0.8%下降至0.2%;6月份平均薪資年成長12%,高於5月份的10.5%與經濟學家預估的11%。波蘭面臨物價上揚與薪資調漲的雙重壓力,通膨風險與日俱增,央行於上月底已宣佈調高基準利率一碼至6%,未來通貨膨脹動向仍是觀察重點。
以色列通膨在5月份達到高峰後開始放緩,6月份CPI月增率僅0.1%,遠低於上月的0.7%以及分析師預期的0.6%,年增率同步自5.4%下滑至4.8%;然而7月份通貨膨脹預測值則從3.1%略升至3.2%,顯示通膨疑慮仍未完全消除。以色列目前指標利率為3.75%,實質利率為-1.05%,預期央行未來仍有可能持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以期將通膨控制於1%至3%的目標區間。
儘管全球現正面臨經濟減緩、通膨升溫與次貸問題的三大危機,歐非中東國家憑藉著豐富的天然資源蘊藏以及強勁的內需增長,不僅股市表現穩定,經濟成長動能亦十分充足。以歐非中東最大成分國俄羅斯為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發展預測補充報告中,分別將俄羅斯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自4月的6.8%與6.3%調高到7.7%與7.3%;此外,國際債信評等機構穆迪於本月16日調升俄羅斯外幣長債評等至Baa1,這已是穆迪今年以來第二次上調俄羅斯信用評等,其經濟體質之穩健可見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