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臺灣國防研發能量
文•吳欣穎
不再當灑大錢換軍購的冤大頭!臺灣第一位女總統上台後積極推動國防自主,但長期仰賴外食的臺灣,真的有能力達到國防自主嗎?
身為國家國防科技第一戰線的中科院副院長葛平亞在專訪中表示,「沒走出臺灣,還真不知道自己挺有實力的!」近年在中科院改制為行政法人機構後,過去隸屬國防部的影子研發單位,慢慢走向世界,參與「巴黎航展」、「巴林航展」,展示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以下簡稱雄三)、天弓三型地對空武器系統、無人機等多項成果,與各國比較,絲毫不遜色。
一場意外 引起世界目光
拿雄三來說,世界上有能力研發、生產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國家可能不超過二十個,射程可達一三○至一五○公里,反應時間比起過去高速的次音速反艦飛彈如魚叉飛彈(○•八五Mach)縮短許多。
二○一四年海軍進行雄三射擊驗證時,均擊中百餘公里外的靶船。根據軍事專家私下表示,七月雄三誤射當天,飛彈目標區內的漁船雷達迴波其實十分薄弱,但它仍可擊中,並以低伸彈道、超音速貫穿漁船,可見臺灣國防研發能量絲毫不遜於他國,更有消息指出,雄三引起許多國家的高度詢問。
過去近五十年來,中科院除了具備「紅外線尋標技術」等核心技術能量產製「艦載反艦飛彈」、「魚雷」、「水雷」外,更具備「紅外線尋標技術」能量,逐步完成現有主要感測器,先進武器系統載台與資通網路整合。
葛平亞表示,技術的研發是很重要的,許多國家在合作前都會先評估臺灣的科技能量,再決定合作關係的深淺。換言之,除非有對等的技術,不然也買不到好貨、談不到有助益的合作案。
研發能量
累積於一次次的受限
中科院的眼裡,國防自主絲毫不是新名詞,而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堅守的目標。葛平亞表示,不同以往,新政府上任後積極推動臺灣國防自主,替臺灣相關產業鏈樹立明確標竿。潛艦與飛機都是相當大的項目,不僅需要各行各業配合,也需要某個人或團隊知道要做什麼、該如何去做,而凝聚武器研發人才的中科院便能扮演這樣的角色。
無論是延攬國外人才,或是招募國內高科技人才送他們出國學習,中科院都投注相當多的資源在人才培育上,除了打好學術研發基礎,實戰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中科院的研發單位的好手們,從參與低階零組件與技術的自造開始,一面培養技術一面累積實戰經驗,奠定了中科院最開始的研發基礎動能。
然而隨著世代推移,許多新型的國防製造技術,以及國防用料開始受到各國管制與限制,在必需品買不到、學不來的狀態下,中科院只好硬著頭皮自行研發,「這是苦澀的成長」葛平亞說。
除了雄三外,臺灣的雷達、紅外線相關軍用品也是MIT國貨,葛平亞表示,也許雷達製造在用料上,臺灣不敢說是材料界的第一名,但組裝後雷達所能達到的性能,臺灣絕對敢說自己是第一,這樣的整合、改良能立,便是從過去改良收購武器、技術交流中逐一累積的實力。
盤點人才
中科院是否能發展國機、國艦?
憑藉過去各項專案研發的經驗,對買不到的零組件、學不來技術,中科院投入人力物力進行一次次實驗,葛平亞說:「拆解買來的軍用品,以及維護、升級現有的軍用品都是累積經驗相當快速的方式;另外從一次次國際間的專案合作中獲取經驗,也是屬於相當中要的一環」。
根據中科院資料顯示,目前中科院科技人才近八千人,其中以電機、電子領域占比最為大宗,占整體二五%,然而,造船航海科技人才僅六十四人,占整體不到一%,航空僅占兩百人,約整體三%。在這樣的人數比重下,中科院若要達成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專案似乎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如果因為外界不看好就不去研發,那臺灣就永遠無法生產出戰鬥機引擎。」葛平亞說。分析臺灣必須的國防技術、產品,如果在過去、現在、未來都可能受制於人,那就要鼓起勇氣解除限制!「如果今天你想買iPhone 6,對方卻只賣你iPhone 5,甚至是iPhone 4,買還是不買」?
政治氛圍渲染民心
談國防 臺灣就是軟腳蝦?
總統就職後第三天,國防自主議題及浮上檯面,國防部在立法院會報告中提到,按照國軍建軍規畫,未來將進行武器系統量產,並以「國機國造」、「潛艦國造」與其他先進武器研製等專案,厚植國防自主能量。
前些日子,前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於今年在公開場合表示,依照中科院的現況,除了飛彈以外的國防科技,中科院根本玩不動!
面對外界質疑的聲音,葛平亞認為,要解除限制就要投入資源,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是一段演化的過程,也許一開始會很辛苦,但誠如葛平亞所說:「如果放棄苦澀的成長,臺灣永遠都只會是國際國防武器買賣中的次等公民」!
本文由卓越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