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多空論戰 "供需拉扯"還是"投機攪動"?
紐約原油期貨價格自7月11日高點$147美元/桶回落後,至今跌幅約20%,其間儘管油價利多消息不斷,但仍阻止不了油價的跌勢,有人直指是經濟放緩需求減弱所致,但也有人反駁是投機資金退場引發油價狂瀉,多空論戰再次引發。 商品市場
一直以來,商品市場就不乏有投機資金進出的影子。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統計,截至7月中紐約期交所之原油未平倉交易中﹐約49%的期貨及選擇權合約是掌握在投機交易者手中,炒作氣氛可見一斑。近期,隨著美元反轉,部分資金撤出商品市場,國際油價因此應聲回落。
國際熱錢之所以肆無忌憚狂襲商品市場,也是看準原油市場供需一直處於“脆弱”平衡的狀態。回歸市場本質,僅管影響油價的因素千變萬化,但供需問題才是決定油價走勢的最基本因素。長期來看,投機資金只是加劇市場的震盪。
在2002到2007年間,全球經濟首次出現新興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全面同步成長的景象,這種長達至少5年的高速成長,快速消耗包括原油在內的各項資源。而資源的稀少性與產出技術上的制約,在在加深了供需面不平衡的潛在危機。
所幸,過去幾年油價的暴漲,激勵各國政府及企業增加相關資本投資。僅管原油的探勘及開採難度愈來愈高,但高油價推動了替代能源的發展,並引發能源效率提昇的大變革,或多或少可抵銷原油供給面的瓶頸,並延緩對市場的衝擊。
時至今日,油價飛漲的程度,已經大大超出市場可承受的範圍,尤其是在全球經濟走緩之際,投機資金亦不得不開始轉向!IEA最新月度報告預測,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將只增加80萬桶,遠低於去年10月的預估值210萬桶,而明年增幅為90萬桶。
由此研判,未來幾個月油價要再大幅走揚的理由已經變得相對薄弱。再者,美國總統大選正式開打,“選舉油票”再次出現,美國也開始採取各種行動來打壓油價。例如, 5月布希宣佈停止戰備儲油,7月要求解除美國近海石油開採禁令,8月CFTC打擊油蟲並揪出石油炒作商Vitol。
在信用利空接連不斷爆發的當下,油價走跌似乎為投資人帶來一線曙光,倘若油價真能如我們所預期不再衝破前高,甚至進一步回檔修正,全球通膨警報應也可暫時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