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理財專欄 報告內文

誰是最後救世主?


2009/3/2 上午 10:48:00 提供機構:摩根先見
字級設定:

在許多傳統英雄主義電影中,主角總是能夠一個人力挽狂瀾,無論是早期的藍波,或是近代的超人再起,甚至是打群體戰的X戰警,最後通常也是由少數一兩個人主導整個戰局。對照如今飽受摧殘的全球經濟,最終是不是也得靠少數一兩個救世主挺身而出?

真正的答案也許得看到最後。自從次貸風暴發生以來,全球救世主的角色一開始毫無疑問由美國一肩挑起,不過從去年下半年起,原本擔任配角的中國戲份開始加重,加上其股市今年以來強勢表現,中國彷彿要告訴世人,救世主捨我其誰!然而,這場世紀大戲要有好的結局,絕非只靠美國與中國扮演好救世主就可以達成的。

上週最新的情勢發展,再次清楚應證了這樣的看法。日本公佈的1月貿易數據如預期持續惡化,整體出口衰退46%、創歷史最大幅度,不過其中更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日本對美出口衰退53%、對歐洲衰退47%、對亞洲衰退47%,除了對中東等少數地區衰退幅度較小外,對主要的出口地區衰退幅度幾乎同步,這反映出全球的消費需求是全面急凍,而絕非只發生在美國!

若觀察最近其他國家的貿易數據,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結果,所以若要使全球經濟脫離衰退,只靠美國和中國來刺激需求是不夠的,畢竟美國和中國的GDP加起來佔全球的比重仍不到4成。除了美國7,870億美元以及中國4兆人民幣經濟振興方案之外,只要能力許可,我們還需要看到所有其他國家都採取更積極的政策才行。

除了全球必須共同刺激需求外,金融市場穩定更是需要仰賴所有國家同心協力,就像目前東歐國家信貸危機已波及西歐金融體系一樣,全球化使各國再也無法獨善其身。上週拉脫維亞與烏克蘭已經被調降債信評等,如果東歐經濟與金融情勢進一步惡化,即使東歐區域經濟體佔全球GDP比重極低,但最後產生的蝴蝶效應卻可能引發另一波海嘯。

儘管接下來大部分鏡頭還是會對準美國與中國,但這一次,不能只靠一兩位救世主就能有好的故事結局。美國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如何?汽車業還有沒有春天?房市能否觸底翻揚?中國會不會有更大救市方案?內需消費能否填補外貿空缺?這些絕對是影響劇情發展的必看橋段,但是,包括日本、歐洲與眾多新興國家能否一同扮演好各自角色,也都會是你我需密切關心的焦點。就像魔戒這部電影述說的史詩故事,最後任務可以圓滿達成,靠的絕不是只有哈比人而已!


•相關投信:摩根先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