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市場瞭望台 報告內文

全球債券市場展望


2002/5/10 下午 04:06:00 提供機構:霸菱投顧
字級設定:

美國及歐洲經濟復甦的時點仍為影響全球債券市場走向的主要因素;由於歐美經濟復甦步調較債券市場所反應來得緩慢,加上因通膨依舊和緩,除非企業投資及消費明顯超出預期的目標,否則至少在夏季結束前,央行將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這將提供歐美公債些許支稱。以下就讓我們來回顧全球債券市場與展望未來。

過去幾個月歐美投資評級債券及高收益債券的表現如何?

過去幾個月歐洲投資評級公司債表現相當強勁,但波動性也相當大。年初安隆事件影響市場投資氣氛,已運用或被視為運用積極策略刺激盈餘的企業債券面臨強大賣壓,多數尋求提高投資部位的投資者亦採觀望態度。不過,隨著美國經濟復甦趨勢明顯呈現,多數投資者風險承受度明顯提高,故截至第一季底,有利差存在之信用評級較低的債券表現強勁。電訊及汽車業的債券表現尤為良好,景氣循環業的債券及信用評級較低的債券表現不差。因此,年初至今在歐洲投資評級公司債的帶頭下,歐洲公司債券的表現相當強勁。

然而,歐洲及英國的高收益債券表現疲弱,主要歸因於國際信用評等機構調降多家企業債信評級至CCC級。由於這些債券占指數比重不低,電纜業(Callahan、eKabel、Telewest,及NTL)、科技業(Marconi),及電訊業(KPN Quest)受創最深。在發債量有限及較佳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下,使得工業類股之高收益債券表現不錯;相反地,目前占全球高收益債券比重持續降低的電訊相關產業的公司債表現相當疲弱。今年高收益債券新債發行量將減少;德國塑膠公司Kleckner Pentaplast是2002年為第一季唯一發行的新歐元高收益債券企業,及先前曾發行歐元債券的辦公室設備集團Xerox及麵包連鎖Kamps也將再度發行新債。

歐美債市與利率走向?

年初至今日本政府債券殖利率相當穩定,十年債券指數殖利率維持在1.45%。三月份股市上揚使得部份債券市場與日圓的風險溢價相對降低。此外,日本央行宣佈大量買回日本政府公債的消息暗示政府將不以發行債券的方式處理赤字問題。不過,日本主權債信評等及受擁戴的政府官員遭免職卻抵銷上述因素對於債券市場的正面影響。

目前美國、歐洲的利率與市場?

雖然目前美國經濟復甦趨勢更為明顯,但仍不如債券市場所反應來得強勁,因此,如果美國債券殖利率持續大幅上揚應是買進訊號。今年多數時間利率將維持不變,但若美國政府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將對債券市場造成短期負面影響。不過,長期而言,若美國確實展開軍事行動,利率走高的可能性相對降低。

由於政府對於結構性改革的意願降低,歐洲經濟復甦的預期及通膨和緩為影響歐洲債券市場的關鍵因素。由於過去歐洲貨幣與財政刺激政策不及美國積極,及經濟成長動能較為不足,未來美國需求多寡仍將主導歐洲經濟發展。此外,歐洲可能成為不具投資價值之價值陷阱的憂慮依然存在;不過,若歐元走強,通膨隨之下滑將有助於緩和此憂慮。由於歐洲經濟復甦趨勢不及美國明顯,加上通膨尚屬和緩,短期內歐洲央行應無升息之舉。

長天期政府債券價格合理,甚至可能略顯低廉!

以目前通膨基礎衡量,長天期政府債券價格應屬合理,甚至可能略顯低廉。儘管美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過去三個月債券價格下跌應屬技術性因素,這表示債市可能超賣。展望今年,需求穩定成長方可促使反映收入與就業成長的企業投資與消費成長更加明顯。不過,企業投資與消費成長不佳是因為議價能力減弱、資產負債表過度膨脹,及勞工成本上揚。因此,企業盈餘意外強勁成長比盈餘成長減緩的機會低,加上通膨依舊和緩,甚至可能持續下滑,故霸菱資產管理公司對於長天期債券的看法有所改觀。

展望未來,相較於日本政府債券,歐美長天期債券較具吸引力!

日本政府債券仍不具吸引力;霸菱資產管理公司認為近來債券市場緩步復甦並不具實質基本面的支撐。目前被認為將推動更多刺激景氣政策的官員陸續上任,吸收大量金融體系資金的工業週期正處於初期復甦階段。儘管日圓匯率波動,日本基本面狀況仍維持不變。即使出口暫時復甦,及日本的領先經濟指標上揚,企業與消費者信心仍維持低落。最近標準普爾調降日本債信評等並不令人意外,但也使得主要外資投資者重新考量其日本政府債券持有部位的憂慮再度升起。

基於上述論點,美國聯邦準備理事局應不急於採取緊縮貨幣政策;雖然目前名目及實質利率相當低,但八月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局應不致於採取任何升息措施,在明年年底前將逐漸轉變為中立的貨幣政策傾向。遠匯利率曲線已事先反應升息效應,而長天期殖利率曲線則尚未反應。因此,長天期債券看似更具吸引力。在央行明確將焦點由提振經濟成長轉移至擔憂經濟與通膨成長過熱之前,霸菱資產管理公司將不會改變此看法。

雖然歐洲總體經濟環境看來相對良好,但霸菱資產管理公司依舊看好歐洲債券市場前景。儘管能源與食品價格上揚,通膨壓力依舊和緩;年初歐元實體貨幣正式發行時,零售商統一商品價格的情況應趨於和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