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已死?
1999年至2000年年初的千禧年效應,以及電信和網際網路的投資熱潮興起,使得企業資本支出大幅擴增,造成科技股瘋狂的飆升,終於泡沫和投資人的夢幻同時破滅。而2001年9月4日,美國911事件前幾天,惠普與康柏克傳出合併的消息,自此宣告資訊產業進入冰河時期。
股票市場就是資本市場,當企業資本支出開始衰退,股市自然激不起太多漣漪。美國企業資本支出從90年代初期一路攀升,至2000年達到高峰,同時間Nasdaq從500點飆升至5000點,造就許多電子新貴。但是從2000年之後,科技大廠開始緊縮資本支出,其中光纖大廠康寧因為過度投資,負債300億美金,戴爾電腦也削減資本支出達8成,而最近英代爾更下修今年資本支出約2成,顯示科技大廠對於科技產品的消費狀況並不感到樂觀,若於此時增加資本支出,既沒有效益又無法對股東交代。所以,科技股的春天還要再等一等。
傳山投信永豐基金甫獲得標準普爾基金評鑑(S&P Micropal)最高五顆星評等,主要在於報酬率與波動風險較穩定,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採取多元化的投資。但是不可否認,就台股的結構而言,電子類股佔的比重相當高,然而近兩年來投資觀念已經悄悄改變,選擇穩定獲利與風險低的的價值型股票已經是市場趨勢,而我們也很早就開始適應與調整,選擇最符合投資人利益的模式管理資產。
雖然科技股已經經歷兩年多的調整還未見起色,但是我們認為科技始終是推動人類文明的重要力量,過去是如此,將來也不例外。
展望科技股的未來,我們認為還有以下幾點可提供給投資人參考:
一、觀察新的應用產品何時出現,只有新的殺手級應用產品才能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需求,進而增加企業的資本支出;二、季節性的換機需求亦是投資科技股的時機,儘管消費低迷,但是固定的機種淘汰所帶來的需求,也可促成科技股的榮景;三、科技廠商何時結束殺戮期,只要有科技廠商開始大規模倒閉關廠,減少市場整體供給,提升毛利,也是投資人可以加碼科技股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