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 將席捲歐洲?
機會與風險(1)
金融海嘯 將席捲歐洲?
編者按:次貸風暴延燒年餘不但沒有減緩的跡象,彷彿連環爆般愈燒愈烈,近期再從風暴中心美國燒到一海之隔的歐洲,如英國第一大房貸機構B&B遭收歸國有;比利時第一大銀行富通(Fortis)傳流動性不足,最後由荷、比、盧三國政府聯手注資超過110億歐元後暫獲紓解;德國政府為瀕臨倒閉的Hypo房地產控股公司擔保助其取得達350億歐元的信用額度;冰島政府出資6億歐元買下當地第三大銀行Glitnir的75%股份;愛爾蘭政府甚至擔保全體銀行的存款二年。各國政府紛採挹注資金、信用擔保,或者更直接地以收歸國有等方式,企圖力保歐洲百年老店招牌不墜。
歐洲被次貸風暴波及的情況有多嚴重?若美國紓困案通過對歐洲能產生何種正面助益?歐洲如何從美國一連串危機處理措施中有所學習?重重危機是否暗示了新的生機?
基於「機會」與「風險」兩者相生相隨的信念,從本週開始,我們將從機會與風險兩個角度,陸續解析金融現象或市場現況等各熱門主題。
問:歐洲金融機構的現況如何?還會有金融機構倒閉嗎?
邱亮士(以下簡稱邱):就我所知,部份歐洲大型金融機構的財務槓桿操作的確相當積極,槓桿倍數甚至超過50倍,或許因適用更嚴格的計算標準才使數字偏高,但的確讓人感到膽戰心驚!再從貸放比來看,目前北歐、義大利與西班牙等銀行平均皆超過150%,歐洲整體比率遠高於美國與亞洲,流動性相對較低。換言之,目前歐洲金融機構風險確實偏高。
洪胤傑(以下簡稱洪):歐洲各國經濟情勢差異大,西班牙的狀況就和德國截然不同,不過歐洲各國相鄰讓金融業能輕易拓展,所以如果某國金融機構有財務危機,一定也會連累他國,富通即為一例。往好的方面看,歐洲各國金融機構獨立運作,一向採取較美國更嚴格的標準,我預期金融風暴不會像無底洞吞噬整個歐洲,但由於缺乏像美國緊急紓困案的機動機制,預期日後復原時間會比美國更久。
問:歐洲美國緊急紓困案實施後,歐洲金融業能受惠嗎?
洪:在美國提出緊急紓困案之後,更提高了歐洲各國央行面對金融風暴的警覺性,日前歐洲央行總裁特里榭即呼籲美國國會一定要通過7000億美元的金援案,目的不僅是為了美國,更是支撐起全球金融體系的信心。隨著金融產品無國界,大家都沒料到美國房市泡沫,竟能讓原本該侷限在美國的金融壞帳如洪水猛獸般襲擊全球各國。所以,如果能回到問題的源頭 — 由美國政府率先藉由紓困案移除金融機構中的不良資產,重建金融機構信用,一旦資金再度正常流動,市場重新注入活水後,歐洲當然也跟著受惠。
邱:我同意「解鈴還需繫鈴人」的論調,次貸要獲得解決,美國這個包裝最多資產證券化商品的國家,絕對必須先上火線滅火。根據彭博的資料,迄今全球金融機構累計為次貸提列5883億美元損失,其中美國認列3340億美元、歐洲亦有2299億美元損失,二地合計占全球次貸損失逾95%,受傷最重。
觀察歷史上的金融風暴,當私部門無法透過市場機制來解決金融危機時,由政府出面主導的解決措施,如挹注市場資金、成立特別的資產管理公司取得並保護資產價格,或發起銀行資本再造方案等,將是最終的解藥。美、歐都已經或將要採取以上措施。
問:歷史上金融危機的前例,是否有足為次貸風暴借鏡之處?
邱:歷史上有四次較為人知的金融危機,分別是1929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1986年的美國儲貸銀行危機、1990年北歐三國銀行危機,及1990年的日本銀行危機。幾次危機的共同點,都是便宜的資金成本加上金融法規的開放,導致投資風氣大盛,刺激股市和房地產價格飆漲。而次貸事件更可說是在過度財務包裝和槓桿運作所種下的惡果。師法歷史,我們看到歐洲政府已經進行更廣泛的信用擔保,例如愛爾蘭政府擔保銀行存款,英國和冰島政府將部分金融機構收歸國有,更是直接保障和銀行有關的債權人。
洪:我覺得美國救市舉措對歐洲當局應有所啟示。現在歐洲政府多採直接注資方式,增加市場流動性,而且一般說來,目標性的資金挹注等財政政策又比貨幣政策來得有效。至於若要像美國通過金援案,我想機會不大,主要是因為歐盟並不是一個有聯邦預算的聯邦,所以每個成員國都需開始盡一己之力積極救市,同時仍保有歐盟單一市場的精神。
問:未來觀察歐洲信用危機是否解除,有哪些指標值得留意?
洪:首先是LIBOR利率是否下降且回歸常態,這是判斷市場資金緊俏與否或信用危機的極佳指標,例如上周美元隔夜LIBOR一度攀升到6.8%的歷史高點,反應各銀行間拆款意願低、資金流動能力差。再者,10月中下旬為財報旺季,正可檢視企業經歷四季的次貸洗禮後認列損失是否能逐季下降,又哪些類股是能夠在風暴中持續保持穩定現金流的防禦性標的。
邱:歐洲央行的態度也是重要觀察點,雖然10/2會議仍決議維持利率不變,但隨著歐元區通膨降至4%以下,儘管仍高於央行設定的2%目標區,但當通膨不再是主要考量時,預計12月前,歐洲央行降息機率大增。這次經驗讓市場普遍形成必須建立更有效規範金融機構的共識,尤其是衍生性金融商品部分,如何建立透明公正的評價機制,才是市場恢復信心和金融秩序的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