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理財專欄 報告內文

救世主再出招 迎戰、休兵選哪邊


2008/9/30 上午 08:13:00 提供機構:摩根先見
字級設定:

數日前,一場驚濤駭浪的電影有如搬到現實生活中上演,劇情真是讓大家開足了眼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百年老店宣佈熄燈停業;美林在存亡關鍵時刻,被迫倉促嫁給美國銀行;AIG陷入財務危機,不得不繳械投靠政府。投資人在飽受驚嚇之餘,唯一的問題就是,現在到底該怎麼辦?

在市場精疲力竭、投資信心瀕臨崩潰之際,扮演美國救世主二巨頭-聯準會主席貝南克與財政部長鮑爾森,亦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奮力一搏。在金融體系幾近停擺當機的情況下,美國政府計劃動用納稅人7000億美元資金剷除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上毒瘤,希望恢復市場的正常運作。

然而,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是,在政府使出殺手?後,這場災難是否能真能就此平息?畢竟美國庫房裡子彈也所剩不多了。

這個問題或許不容易有立即的答案,但我們寧願相信,在全球各大央行聯手出擊並相互支援下,金融災難應不致於吞噬全球經濟。主事者應能從過往的錯誤與危機中記取教訓,以更高的智慧與彈性來面對當前的各種難題,全球經濟仍是可持續向前邁進。

翻開全球經濟發展史,歷史上平均每隔約5至7年就會發生一次經濟浩劫,而隨著金融創新與經濟全球化程度提高,國際股市的連動性與波動度開始加大,景氣或商業循環的週期亦是隨之縮短。而唯一不變的是,人們的投資心法,與面對股市行情大起大落時的情緒轉變。

我們先把時間轉到2004到2007年,當時全球資金在?鬆信用條件的催生下,熱錢到處亂竄。投資人當時最關心的是如何投資再加碼以賺取更高的報酬,所有的風險意識全?諸腦後或選擇性遺忘。而時間再拉回今年的8、9月,當市場出現恐慌性殺盤時,投資人所在意的是,如何逃命少賠為妙。

貪婪與恐懼本來就是人們很難克服的天性。但是在市場深陷恐慌之際,其實還是有人能夠保持鎮靜。巴克萊銀行在金融市場翻天覆地時趁機大撿便宜貨,宣佈將收購雷曼兄弟在美國的投資業務,藉此宣告進軍北美市場。巴菲特也同樣趁市場兵荒馬亂的時候,加速收購的腳步,繼日前收購美國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後,再度出手投資高盛證券。

成功的投資法則人人都懂、人人都想學,但投資人要如何跳脫追高殺低的漩渦,並且將正確的投資觀念付諸實行才是門大學問!

金融風暴


•相關投信:摩根先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