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報攤 報告內文
有紅字是異常、沒紅字就算健康?三個觀念幫你判讀健檢報告、掌握身體狀況

2020/08/29 提供機構:今周刊
字級設定:

定期做健檢,是我們了解自身的好方法,也是發現身體患病徵兆,得以早做防範改善的依據,只是,健康檢查後的報告,充斥專有名詞以及數字,需要建立正確的了解與認知,才能真正據此掌握健康,達到改善甚至預防的效果。?費用如何計算?健保僅給付基礎項目?在台灣,疾病診治有健保照護,在預防疾病則有國健署的成人健檢、4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等,此外想對自己的健康有更深入了解,就得藉由健康檢查探知一二。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院長柯毓賢以常見的高血壓為例,因血壓控制不佳可能引起的心腦病變、動脈病變、眼底病變、腎臟病變、周邊血管病變等,雖然健保對上述併發症的早期診斷仍有基礎因應措施,如腎功能、血糖及血脂等血液檢驗、尿液檢驗、心電圖及胸部X光片等檢查。但想對器官病變進行深入了解,如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腦部核磁共振等更進階的檢查,就一般單純高血壓病情的病人而言,不見得都會列在給付標準。「早一點發現疾病,減少疾病的嚴重度。」關於健檢,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這麼說。沒有哪一位專家能保證,健康檢查報告就是身體健康的保證。然而,一個人是否健康,還是得經過詳細問診、理學檢查、各種檢驗,才可能知道正確答案。健康檢查的日文為「人間???」,指船隻進行維修保養,須將船駛進船塢進行處理。「人就和船一樣,必須定期回健檢中...【全文請見今周刊12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