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珍翔
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發展至今逾十年,市場幾乎由價格相對低廉的陸製組裝車輛獨占,一直罕見本土品牌身影,今(2021)年卻一反常態,不乏鴨子划水多年的老牌業者浮上檯面,宣布擴大投資,開出產能。
過去一年間,市場究竟出現何種轉變,以及本土業者未來有何難關?《風傳媒》專訪國光客運大股東、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希望從他一度萌生放棄念頭,到如今立足國際的心路歷程中,找出答案。
成運汽車是國內一線大眾運具製造商,也是國光客運最大股東,早在政府宣布大力扶植本土電動巴士產業之前,董事長吳定發就決定投入研發;無奈當時市場對電動巴士的印象多來自陸製車輛,對於本土品牌追求高品質的走向,接受度普遍不高,再加上政府政策未明,導致他信心一度受挫,相關計畫也因此停擺,一延就是兩年之久。
如今,成運汽車研發生產的電動巴士不僅獲交通部核定為示範計畫車輛,更斬獲不少海外訂單,如今正積極布局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日本、印度、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八國市場,國際化腳步堪稱前段班。
回憶起這些年的心路歷程,吳定發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不禁露出苦笑,坦言自己一度不知道應不應該繼續發展下去,即便到了如今,成運仍面臨不少挑戰。以下是專訪紀要:
高鐵衝擊下被迫找活路,客運業拚智慧化、數位化
風傳媒問(以下簡稱問):成運什麼時後開始投入電動車研發?
吳定發答(以下簡稱答):我是因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開始注意到電動巴士,一直到2012年的世博會,中國大陸都把電動車當作一個重要的宣傳點。在那4年間,我勤跑對岸,拜訪了很多電動巴士的廠商,也詢問了很多駕駛跟維修人員,算是做足功課,等到我們決定放棄從大陸進口電動巴士,要研發、生產自主品牌,那已經是2014年了。
問:既然市場上已經有現成的電動巴士,成運是基於什麼樣的考量,決定要自己研發、生產電動巴士?
答:我從兩個角度看,第一是產業的角度,從《京都協議》到《巴黎協定》都可以明顯看出,全球在氣候變遷的壓力下,對於減排這件事,已經到了勢不可擋的地步;當時,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柴油是碳排放相對高的一種燃料,對於公共環境的影響也大,如果將來要檢討,柴油的順序很可能是最優先,也就是說,問題就擺在這裡了,看我們要不要提早因應而已。
第二點,因為成運是國光客運的大股東,所以我也是國光的決策者之一,這代表了我同時具備營運商的身分。那時候,國光在高鐵衝擊下,正面臨必須降低成本的挑戰,所以,針對國光的人事、燃料、營運管理三大支出,我在研究過所有資料後,得到的解決方案就是:國光需要發展智慧化、數位化的電動巴士。
放棄「現成」陸製電巴,成運拚自主研發三大原因
問:既然你一開始是先看見對岸的電動巴士,也曾去取經,最終為何會放棄從對岸進口,決定自己研發、生產?
答:成運的客戶是各大客運業者,我們要賣電動巴士,只有進口跟自主設計兩條路。我們放棄從大陸進口有三個原因,首先,大陸當時採取慢充,變成一整晚,所有車輛都在停車場裡充電,那是很危險的事情,只要一起火,就是全部車輛一起遭殃,我們認為,應該採用快充,把充電區和車輛停放區分開,這樣才能控管風險。
第二點,當時大陸電動巴士的電池策略,是一口氣安裝了大量的電池,且電池的壽命普遍較短,對於行駛距離較低的台灣市區公車來說,不容易說服客戶買單。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引進大陸車來賣,根本就沒有競爭力,當時大陸車已經買得到,如果人家要買,沒理由要特別找成運,那我們就只剩一條活路,就是自主設計,而且因為競爭力的考量,我們的技術不能來自於大陸母廠,也不能用他們的供應鏈,這樣才有差異化。
因政策未明一度想放棄,電巴發展被迫延後兩年
問:事後來看,當時投入自主研發的選擇是對的嗎?
答:當時,其實不只我們一家投入自主研發,只不過礙於中國大陸的電動巴士已經進來台灣,所以在沒有萬全的準備之下,大家都不會貿然推出產品;這中間問題出在哪,就是政府政策明明有規定,國內電動巴士不能直接引進大陸技術,可惜政策並未落實,變成我們的競爭者不一定遵守。
甚至,當時我們發現政府決策部門和大陸電動巴士產業的關係密切,因此一度猶豫到底應不應該繼續下去,最後決定把步調放慢,整體計畫也跟著延後了兩年,一直到了前年,我們發現政府的態度明顯轉變,全力推動國產化,這才開始送件。
背「陸製黑鍋」難推動,台灣電巴應效法日韓變國家產業
問:你剛剛提到的政府政策無法落實,對國內電動巴士產業的具體影響是什麼?
答:首先,是大陸車獨大,影響到國內產業的人才、資金投入意願。第二點,當時大陸製的電動巴士在台灣已經賣了幾百輛,我們去了解這些車輛的使用情形,發現客運業者的評價相當負面,甚至認為電動巴士都一樣,嚇到不敢再用。
最後一點,也是目前的現況,就是過去這些年,客運業者已經習慣大陸電動巴士的商業模式,所以即使政府再怎麼努力推動國產化車輛,我們也沒太大競爭力,變成只能把重心放在國外市場,目前。
問:這裡說到大陸電動巴士的商業模式,是指低價嗎?
答:這個不好說太多,但我只能說,大陸電動巴士的商業模式,成運確實沒有辦法跟進;不過,這兩年我們發現,環境有在慢慢改變,未來或許可以靠著政府補助來拉近兩者之間的差距,電動巴士要推動國產化,主要還是需要政府的支持。
我也想提醒一點,其實全球都把車輛產業當作是國家產業在發展,因為大眾交通和整個國家是息息相關的,你看日本,他們是車輛製造大國,不管發展電動卡車或巴士,他們不會用其他國家的電池、馬達,也不會用人家設計的軟體,除了少數零件,整個產業幾乎都在日本;韓國也一樣,他們會用台灣的電池、馬達嗎,不會嘛,人家那是國家在扶持的產業,絕對不會交到其他國家的手上,更不用說大陸了。
台灣供應鏈「單項」占優,帶動電巴產業仍缺出海口
問:近年越來越多廠商跨界投入電動車,像最近MIH也發表了電動巴士ModelT,你怎麼看產業之間的競合?
答:我這樣說,電動車時代來臨對台灣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如果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電動車相關產業的涵蓋面相當龐大,從車輛的軟體、硬體,到系統整合,把它拆解來看,台灣很有優勢,不管由半導體組成的控制器,還是所有系統整合所需要的供應鏈,我們都很強;甚至是鋼材、車燈產業、育樂產業等等,台灣也都不錯,所以,可以說整條供應鏈,台灣都具備,只差了出海口跟品牌,就看誰要去把它整合起來。
成運在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成為台灣的設計中心,為全世界各個國家量身打造電動巴士,各國政府可以從當地產業當中,指定實力較強的廠商跟我們合作,由我們來協助,提供解決方案,不足的部分,就由台灣產業的供應鏈補上,這樣一來,我們既可以滿足當地就業率、稅收的需求,也幫台灣的合作夥伴找到一個出口。
台灣電巴產業崛起兩大關鍵:落實政策、安全考量
問:你認為台灣的電動巴士產業要發展起來,未來有哪些關鍵?
答:電動巴士屬於商業車,一般來說品牌的影響力並不大,所以在面對國際品牌競爭時,台灣未必處於劣勢。我認為在目前全球減碳趨勢下,台灣政府推動電動巴士國產化的態度也相當明確,未來是否落實會是最重要的關鍵,其次就是安全考量,尤其是電池的安全性。
根據目前世界各國的經驗,電動車意外很大一部分是在充電時發生。在電動巴士整體解決方案上,我們不只強調電池本身的安全性,從充電樁設計、後台管理、場地規劃,到車上各種設備的配比,每一項都必須考慮風險控管。
整體而言,目前國內政府的政策已定,只要業者都能守法配合,相信台灣電動巴士一定可以發展起來;至於國外市場,成運希望能在海外創造產值跟稅收,最後再回饋給台灣,我認為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