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報攤 報告內文
侯德健 從叛逃者到「文創大亨」

2014/01/21 提供機構:商業周刊
字級設定:

文●黃亞琪

hspace=0

圖說:侯德健 (攝影者.程思迪)

對年輕人來說,他可能是陌生的名字;但對中年以上的人而言,他卻是熟悉的記憶,他的名字叫侯德健。

「中華兩岸文創園區協會籌備處發起人」是侯德健的新身分。近30年,他憑著一首《龍的傳人》,成為兩岸家喻戶曉的歌手,卻在未解嚴之前「叛逃」大陸,如今竟然又變成兩岸爭相邀請的「文創大亨」。今年,他所企畫、預算達人民幣220億元、投資金額是上海迪士尼1.2倍的電影園區招商即將啟動。 

「我的人生在被舉了兩次『紅牌』,下場禁賽,就完全打亂了!」這是接受《商業周刊》專訪的侯德健為自己漂泊人生做的註解。

犯規,戒嚴期間出走台灣
他的歌紅遍對岸,還登春晚


第一張紅牌是他自己「犯規」得來的。1980年,24歲的他,參加中泰難民服務團,見證一群因時代因素無家可歸的難民,他希望爭取600人到台灣,當局僅接受6個人。 

悲憤交集、充滿無力感的他,在著作《禍頭子正傳》中直言:「我第一次感覺到做『龍』的傳人的悲哀....除了廉價的同情以外,台灣始終拿不出具體有效的行動來證明一個中國人對另一個受難中國人的真正關懷,面對殘酷的空氣,我無法放棄過去的理念,只好放棄生我養我的環境。」

三年後,他帶著一把吉他、一個手提行李,取道香港前往北京,在台灣解嚴前四年,成為「叛逃者」。

到北京的他,製作首張專輯《新鞋子舊鞋子》一炮而紅,大賣200多萬張,每張可抽人民幣一元版稅,在當時平均薪資遠低於500元的中國,不到30歲的他已是百萬富翁。甚至登上央視春晚,是台灣第一位作曲者。

夢魘,六四言論惹爭議
他遭遣返回台,罹患恐慌症


六四事件打亂他的中國夢。198962日,中國學生聚集抗議,他與高新、周舵、劉曉波等人於天安門絕食,被稱為「天安門四君子」。散場後他接受訪問時表示:「天安門沒死人。」當時他怎麼也沒想到,此言論竟引起眾議,也成了他一生的夢魘。

六四事件讓大陸當局對他舉起第二張禁賽紅牌。1990年他被遣返回台,雙手放在頭後,以「投降」姿態回到出生之地。但「回家」的他,明顯感到不受歡迎,「大家把我去大陸,等同放棄台灣。」

他每天也被追問為什麼對六四事件說謊。「血流成河、厚積兩吋,我真的沒看到。我說的是撤退時,廣場上沒人被槍打死,學生和平散去是事實。我不能因為說了真話道歉。」一開始他辯解,後來他認清爭論只剩立場沒有對錯,選擇躲到紐西蘭,用靜默取代爭吵。

只是,壓力開始在他體內累積,終至爆發。1999年,43歲的侯德健恐慌症發作,他描述:「發作時心跳從80下跳到120下,血壓從120升到180,胃腸像洗衣機般攪動,接近瀕死掙扎,最嚴重是一天發作20次。」他被醫生宣判為重度恐慌症者。

領悟,做自己能做的事
他再出發,重拾音樂創作


被問到:27歲離開台灣的侯德健,和57歲穿梭兩岸的侯德健有什麼不同?他這樣回答:「27歲的侯德健是做他想做的事情,不會考慮後果的,但57歲的侯德健做他被允許、能做的事情,至於他想做的,就放在一邊,也不太跟人分享了。」

創作停了25年,重新再上場,他將心情寫成《轉眼一瞬間》,由當年唱紅《龍的傳人》的李建復演唱,去年底發行專輯。同時,在好友邀請下,出任中華兩岸文創園區協會發起人,推動兩岸文化產業交流。

儘管時代刻痕改變了侯德健的人生,但他體內熱愛音樂與藝術的烈火,依然未曾熄滅。

本文由商業周刊提供